本報訊 今年以來,山東在全面落實國家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減負政策的同時,在省級權限內又出臺5項政府性收費減免政策,1—10月共為全省市場主體減負40億元。
一是降低物流運輸成本。落實免征民航發展基金政策、免征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減半征收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累計實現新增減負31.30億元。二是支持文化產業紓困發展。落實全年免征文化事業建設費和階段性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累計實現新增減負1.66億元,支持文化產業輕裝上陣、加快發展。三是大力支持就業創業。落實在職職工30人(含)以下的企業免征殘疾人保障金政策,實施分檔減繳殘保金政策,目前已實現新增減負2.5億元。對經批準占道經營的靈活就業者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費。免收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許可考試費,已支持5524名農民免費參加考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四是支持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支持疫情防控和醫療器械產業加快發展,疫情期間對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免征首次注冊費,將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費統一降低30%,預計全年新增減負0.6億元。
(王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