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市場的波動為一些獲利頗豐、尋求換倉的公私募提供了投資良機。Choice數據顯示,11月公私募調研超過6000次,順周期板塊中的建材、化工等行業以及四季度以來跌幅較為明顯的醫藥板塊頗受關注。
公私募11月份調研超6000次
Choice數據顯示,11月公私募調研超過6000次,從行業分布來看,醫藥板塊及順周期類的基礎化工、建材等領域頗受關注。高毅資產董事總經理孫慶瑞及新晉百億級私募聚鳴投資創始人劉曉龍調研了裝配式裝修市場龍頭企業金螳螂。此外,和諧匯一、高盛集團、淡水泉、彤源投資等調研了偉星新材。
“從去年二季度開始,市場進入了流動性相對寬松的階段,今年資金面更為寬裕,成長+防御的股票優勢明顯,也就是科技、醫藥、必選消費等行業機會較多。今年8月份以來經濟逐步回暖,流動性仍然相對寬松,成長+周期的股票就有所表現,所以短期順周期板塊的建材、化工等行業頗受關注。”重陽投資總裁王慶表示。
博時基金魏鳳春提到,經濟復蘇加速預示著風險資產春季躁動的可能性較大。12月是躁動之前的震蕩期,策略是不立危墻之下,高度重視順周期向金融等低估值板塊擴散的可能性,到次年1月,家電、券商和航空等順周期勝率很高。對全球需求復蘇敏感的有色和化工板塊也值得重點關注。
反復驗證“落難白馬”
“臨近年末,除了把握短期的順周期機會外,我們最近還忙著調研一些跌幅比較大的公司,因為需要判斷其回調是不是由于公司基本面發生了變化,并驗證市場傳聞,希望能抓住部分被‘誤殺’的優質公司中長期布局的機會。”滬上一位頭部私募董事長表示。
據了解,年末也是公募調研“旺季”。某中型公募基金經理表示,歲末年初有調倉換股需求,調研比較頻繁。再加上各種策略會密集發布,“基本一直在路上”。從明年的結構性行情來看,仍比較傾向尋找在疫情期間受損,但明年業績有明確增長的成長股。
從公私募調研路徑來看,盡管多只白馬股10月以來跌幅明顯,但機構對其關注度卻明顯提升。比如,邁瑞醫療11月跌幅超過12%,但11月以來,包括匯添富基金、景順長城、博時基金、大成基金在內的46家公募,以及淡水泉、敦和資管、景林資產、彤源投資、高毅資產、和諧匯一等在內的10余家百億級私募前往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