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天眼查作為大數據征信行業代表參加2020年第五屆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本次論壇由新華社瞭望智庫主辦,關注非常時期的金融責任與擔當,如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金控2.0 時代、新金融與新基建等話題。天眼查副總裁孫健出席論壇并分享了主題演講“助力護航雙循環、構建誠信新基建”。一同與會參加圓桌討論的還有來自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等監管和金融機構的嘉賓。
圖示:天眼查副總裁 孫健
助力普惠金融 服務中小微企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經濟領域重要議題。而作為雙循環的主力軍,貢獻了50%以上稅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術創新、80%以上城鎮勞動就業的中小企業,卻長期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很多中小微企業存在著制度不規范、風險控制能力差、財務規范性差等現象。如果社會信用體系不夠完善,他們就很難符合金融機構提出的風控安全要求,融資問題就無從談起。
作為商業查詢領導品牌,天眼查在金融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基于公開信息,使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分析,天眼查可以將百種數據維度的商業信息呈現在平臺上。目前,天眼查平臺已收錄全國超過2.2億家社會實體信息,300多種維度信息及時更新,用戶數已累計突破3億,在行業中遙遙領先。任何個人或機構都可以在平臺上查詢到豐富的企業信息,從而有效地消除了信息不對等,降低了建立信任的成本。因此,金融機構在天眼查的幫助下,可以更好的實施普惠金融,服務好中小微企業;各級政府通過天眼查平臺也可以更加高效率的找到優秀企業,進行定點幫扶。
構建誠信新基建 天眼查持續領軍行業
天眼查副總裁孫健在2020年第五屆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上提出:在商業社會中,信用體系是如同道路、橋梁一樣的基礎設施,因此可以將大數據企業征信這種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稱作“誠信新基建”。因為和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一樣,天眼查對使用者沒有任何門檻,人人都能用、人人都會用、而且人人都在用,為此央行也稱其為“普惠型淺度盡調工具”。
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可追溯社會實體關系網絡”技術,天眼查構建了“真實商業世界的數字雙胞胎”。真實世界中的商業實體,從成立、變更直至注銷,其對應的數字化網絡投影都會實時同步更新;同樣的,商業實體在真實世界中發生的股權投資、訴訟等各種關系,在網絡投影中也可以一目了然。在此類大數據企業征信技術的推動之下,距離“讓每個人公平地看清這個世界”的理想可謂觸手可及。
2019年4月,天眼查在行業內率先獲得央行企業征信備案,同年又獲得公安部頒發的國家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備案,這標志著天眼查在信息安全方面已經達到非銀行機構中的高級別認證。2020年,天眼查成為某國有銀行總行層級“第三方商業調查工具”,對該行中小微企業客戶進行數據挖掘分析,用于貸前審核、貸中管理、貸后監控,降低風險發生率。此外,天眼查也已與金融監管部門,以及各大交易所、券商、基金公司、銀行、保險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建立了廣泛的合作。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創新和活力成為重要任務之一。而以天眼查為代表的大數據征信行業,將會助力建設誠信新基建,在各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和金融機構支持下,為中小企業的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