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方超 童海華
增發之前進行大額減持、大股東信披不及時吃監管函……江蘇奧力威傳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300507.SZ,以下簡稱“蘇奧傳感”)近日引發市場關注。
日前,蘇奧傳感發布的監管函公告顯示,股東汪文巧在2018年1月5日至2020年9月7日期間,持股比例從14.3993%下降至9.2810%,累計股份變動比例達5.1183%,但其未及時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違反相關規定。
除此之外,《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以研發、生產和銷售汽車燃油系統傳感器及附件產品為主的蘇奧傳感,其此前謀劃定增融資8.5億元,募投項目包括汽車傳感器產品智能化生產線建設項目等,但其汽車傳感器及配件毛利率近年來卻持續下滑,引發市場關注。
蘇奧傳感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對此表示,“主要是我們主導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的,比如傳感器的核心材料金,這兩年漲價比較厲害。”
股東大手筆減持
在股東因信披不及時吃監管函之前,蘇奧傳感就因多位股東大額減持而引發外界關注。
相關信息顯示,蘇奧傳感是一家以汽車油位傳感器研發和生產為核心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最大的油位傳感器生產廠家之一,其于2016年登陸深交所,天眼查顯示,蘇奧傳感成立于1993年,李宏慶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梳理發現,早在10月19日,蘇奧傳感就對外發布《關于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部分高管和特定股東股份減持計劃的預披露公告》,彼時曾受到市場熱議。
上述公告顯示,蘇奧傳感彼時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宏慶和公司高管孔有田以及公司特定股東張旻分別出具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上述人員擬在6個月內合計減持股份不超過24803258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8.05%,而減持原因皆一致為“因個人資金需求”。
如李宏慶擬在上述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18487224股,此次擬減持的股份占蘇奧傳感總股本比例的6%,李宏慶承諾在連續90個自然日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梳理可發現,蘇奧傳感股東大額減持引發市場熱議的背后,其股價正創下近三年來的新高,《證券日報》信息顯示,截至上述公告發布前的10月16日收盤,蘇奧傳感年內累計漲幅超85%。
而除了上述股東外,蘇奧傳感高管方太郎、持股5%以上股東汪文巧等均在年內進行了減持,不僅如此,深交所監管函顯示,汪文巧在2018年1月5日至2020年9月7日期間,以集中競價方式合計減持蘇奧傳感9543249股股份,持股比例從14.3993%下降至9.2810%。
頗為有意思的是,蘇奧傳感股東的減持行為,此前就曾引發投資者關注。
在互動易(深交所公司)上,早在2月12日,就有投資者發出“請問公司股東減持的股份減持完了嗎?”的提問,蘇奧傳感彼時回復稱,“股東減持會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等進行按時披露”。
而據相關媒體統計,蘇奧傳感自2020年以來,陸續發布了“四份減持預披露公告,共披露了9個重要股東的減持計劃”。
新能源業務“萎靡”
除了股東大額減持外,蘇奧傳感此前還因高達8.5億元的定增募資計劃,引發市場關注。
9月初,蘇奧傳感發布的《2020年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申報稿)》顯示,其向特定對象發行的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5000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汽車傳感器產品智能化生產線建設項目等項目,其中,補充流動資金達5000萬元。
發布減持公告與推進定向增發再融資,一度讓蘇奧傳感受到外界質疑,市場甚至有聲音認為,“市值不足50億定增超8億元”,是“一場為掩護實控人出逃而設計的故事”。
不僅如此,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也發出《關于江蘇奧力威傳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問詢函》,要求蘇奧傳感對“本次募集資金合計用于非資本化支出的比例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等多個問題予以回答。
梳理可發現,在股東減持、8.5億元定增計劃引發市場熱議之外,蘇奧傳感近年來還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尷尬之中。
Wind數據顯示,2017-2019年,蘇奧傳感營收分別為6.02億元、6.67億元、7.06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4.63%、10.82%、5.81%,而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1億元、0.87億元、0.68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4.99%、-14.12%、-22.14%。
“請發行人補充說明或披露‘最近三年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但凈利潤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也在審核問詢函中如此表示。
而在蘇奧傳感對上述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其將主要原因歸納為“燃油系統附件業務快速增長”、“傳統傳感器業務收入、毛利下降”以及“期間費用上升”,其認為“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但凈利潤下滑具有合理性”。
不僅如此,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在上述審核問詢函中,還要求蘇奧傳感對其汽車傳感器及配件毛利率下滑作出解釋,相關信息顯示,在最近三年及2020年一季度,蘇奧傳感汽車傳感器及配件毛利率分別為26.78%、21.40%、14.64%、12.44%。
“傳統燃油車市場發展較為成熟,近年來增長趨于穩定,公司采用適當降低相關產品價格的銷售策略以保障銷售規模,”蘇奧傳感同時表示,汽車傳感器主要原材料漿料受上游貴金屬金、鈀價格上漲導致市場價格上升,導致其原材料漿料的采購成本上升。
不僅如此,在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發展趨勢的大背景下,蘇奧傳感的新能源部件業務營收增速卻出現“斷崖式”下滑,2018-2019年,其該項業務營收增速分別為129.81%、-98.67%。
“新能源部件業務產值比較小,基數比較低,所以下降一點,算出來的比例就大,”蘇奧傳感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同時表示,由于上述業務不是企業主導業務,但“也在集中開發新產品,肯定要努力把這塊業務營收比例做上去”。
“新能源汽車在短期內無法快速普及,”蘇奧傳感也在2019年報中坦言,其“仍面臨純電動汽車快速發展導致傳統能源汽車需求減少,從而對公司業務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