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存在違反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的問題,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下稱中郵消金融)旗下App“中郵錢包”被廣東省通信管理局通報,引發關注。
事實上,到2020年11月20日中郵消金就已成立5周年了,這幾年間其高管頻變,或許這也是其業績還不太穩固的一個原因,同時亦有用戶投訴其逾期費用過高、暴力催收等問題。
上半年凈利潤大幅下滑
日前,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官方通報稱,88款App存在數據安全隱患和違反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的問題。其中,中郵錢包App(2.8.6)因未明確告知收集使用麥克風權限的目的、方式、范圍被通報。
據央行發布的《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安全管理規范》,收集、使用個人金融信息時應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用戶同意。在被通報之前,中郵消金還在其官網發布動態表示,中郵錢包通過了中國互金協會牽頭開展金融APP備案審核。
隨后有消息稱,在App2.9.5版本中已經不再索要麥克風權限,或許是中郵消金已經完成了整改。
中郵消金成立于2015年11月,如今其已走過五個年頭。在其官網發布動態稱將踏上“二次創業”新征程,同時披露了相關數據,截至2020年11月20日,其注冊用戶數超過4500萬,累計放款突破2000億元,貸款余額近330億元,總資產超320億元。
不過,2020年上半年的中郵消金的業績則出現了較大的下滑。報告期內,中郵消金總資產為286.72億元,凈資產為34.83億元,錄得凈利潤0.49億元,同比下降64.75%。
對此,中郵消金的解釋是,“一方面主要受疫情影響,客戶逾期率也同步出現高峰;另一方面,公司優化資產結構,合理控制資產規模,故業務增速和規模上呈現下滑。”
有業內人士認為,上半年行業受到疫情較大影響,業績下降屬于正常情況,但中郵消金下滑幅度較大,可以再看其全年業績表現。
2019年中郵消金的業績則取得了不錯的增長,其錄得營收37.25億元,同比增長78.23%;錄得凈利潤3.49億元,同比增長71.92%。不過,這一成績照比行業頭部仍有不小的差距。
中郵消金的高管變動頻繁,也有人認為這是或許其業績不夠穩固的一個原因。
中郵消金高管頻變
在總經理一職空缺了近一年后,中郵消金終于在2020年4月迎來了新一任總經理。
廣東銀保監局發布批復,核準了王曉敏任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的任職資格;次月(5月),中郵消金官網有了一篇新總經理公開亮相的動態。2019年8月,王曉敏獲批出任中郵消費金融副總經理,分管公司市場協同部、科技發展部。公開資料顯示,他曾任深圳市郵政局信息技術局副局長、局長;2015年12月起,任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IT運營部總經理。
11月,中郵消金多名高管完成工商信息變更。
在王曉敏之前,中郵消金已有過2位總經理。第一任總經理王蓉暉,她曾任郵儲銀行消費金融部總經理、郵儲銀行廣東分行副行長等職。在中郵消金任職近2年后,王蓉暉離任。
2017年10月,余紅永出任第二任總經理。其曾擔任郵儲銀行江西省分行副行長、總行法律與合規部總經理、西藏自治區分行行長等職務。在2019年6月,余永紅即告辭任。
之后近一年的時間,由中郵消金由董事長林茂新主持相關工作,總經理職位一直處于空缺狀態。有外界認為,可能是由于高管頻變導致中郵消金在推進相關戰略時容易出現變動,這可能也是其業績不太穩固的一個原因。
在行業中,亦有其他消費金融公司存在高管變動的情況。有分析認為,在高管們頻繁變動除了正常的人事變動外,也透露出消費金融公司發展中的業務發展受限、管理層壓力較大的現狀。在當前行業利率下調、又有其他新玩家入場競爭的境況下,行業中小型消費金融公司要面臨更多考驗。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注銷貸款賬戶的騙局近來又死灰復燃。有人假借“中郵消金客服”的名義對用戶實施詐騙,不少用戶在被騙后對中郵消金進行投訴,不過從投訴結果來看大部分投訴都被標記為“已解決”。
查閱中郵消金官網來看,11月23日,“中郵消金聯合公安發布提醒:凡讓‘注銷校園貸’都是詐騙;早在2019年10月其就發布公告稱,“‘貸款客服’來電要求‘注銷賬號’是詐騙”,不過有用戶質疑,“頻繁出現被詐騙,且金額都是以萬為單位,為什么仍然不在貸款入口進行提醒?”
此外,在投訴中亦有用戶表示,中郵消金逾期費用過高、存在暴力催收等問題。
作者:王梓旭
來源:和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