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攻堅之年。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減貧扶貧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壯麗篇章,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金融業在扶貧的具體工作中亦書寫下不俗成就。
日前,由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以下稱“中國網”)主辦的 2020 年第三屆“金融扶貧先鋒榜” 評選活動圓滿結束。經過多輪線上投票和業內專家、學者的專業評審, “中國網之優秀金融扶貧先鋒榜”榜單正式出爐。
民生銀行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優勢,深入、持久、有效地開展定點扶貧工作,形成了金融單位定點扶貧的重要經驗和成功模式,定點幫扶地區提高脫貧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次評選中,民生銀行榮獲“精準扶貧先鋒機構” 獎。
金融力量“精準滴灌”
民生銀行深入貫徹落實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政策要求,聚焦金融主業撬動資金、資源,在組織領導、管理流程、補貼安排、差異化審批、考核問責、風險偏好、盡職免責七個方面持續向貧困地區傾斜。圍繞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政府扶貧項目、縣財政扶貧政策相結合的原則,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以金融杠桿撬動社會資本助力貧困地區發展,實現向助貧企業和貧困群眾精準讓利的總體目標。
以河南豫封多肉種植公司為例,該企業2018年成功申請民生銀行小微扶貧貸款50萬元,幫助其建立了第一批多肉種植大棚,目前企業年利潤已達300萬元,帶動20余名貧困人員實現就業,先后幫助9個村鎮260戶貧困家庭發展種植產業。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行精準扶貧貸款210.97億元,較年初增幅64%,“貸款增速高于本行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情況居全國性銀行第一名;“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扶貧貸款余額11.84億元,較年初增幅近1.5倍;在本行定點扶貧縣河南滑縣、封丘縣扶貧貸款余額1.78億元,較年初增長1%,為群眾脫貧致富持續帶來“金融活水”。
“志智雙扶”激發內生動力
“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貧困的斗志和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幫助和指導貧困群眾有效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
民生銀行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教育和引導困難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
具體來看,一是積極落實技能扶貧。一方面,通過民生銀行培訓機構,大力引入在京知名學府的專家教授為當地致富帶頭人和技術人員開展種植養殖、現代化農業、電商銷售等課程培訓,運用“頭羊效應”帶動貧困群眾脫貧熱情;另一方面,推動當地政府組織貧困戶開展技能培訓,著力提升貧困群眾綜合素質,促進貧困戶就業脫貧。二是加大基礎教育扶貧。在兩縣大力捐建義務教育學校、專業技術學校,表彰優秀一線教師,打造“民生宏志班”,資助貧困學生繼續讀書,幫助兩縣貧困戶子女斬斷窮根,阻隔貧困代際傳遞。三是推動開展黨建扶貧。2020年,總行和經營機構37個黨支部先后同定點扶貧縣村級黨支部開展“黨建結對”,扎實推進扶貧調研、黨建座談、黨支部和村室捐建、貧困群眾慰問等工作落地,深化幫扶工作向鄉村一線的下沉延伸,以黨建引領進一步帶動提升貧困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貧困群眾的脫貧信心。四是創新探索文化扶貧。利用民生銀行“兩館兩會”在文化公益領域的資源優勢,結合河南兩縣歷史悠久的文化資源稟賦,探索推進“藝術+賦能”計劃,幫助兩縣挖潛文旅產業特色,強化當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未來,民生銀行將繼推動定點幫扶地區政府建立健全返貧預警機制,“扶上馬再送一程”,長效推動金融、產業等幫扶機制與舉措,把對口結對幫扶持續做實、做細、做好,為我國統籌謀劃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更多的“民生力量”和“民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