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健協會理事、江蘇百歲園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超著作的《中國健康保健學》新書發布儀式日前在北京舉辦。發布儀式現場劉超教授系統介紹了該書的內容體系以及該書在推動非醫療健康保健中的現實作用和意義。與會專家給予積極評價,認為該書從社會整體層面、關聯學科專業層面、理論與實踐結合層面,探索大健康觀的健康保健服務特點,構建“2+1”健康管理模式。讓行業發展有路可尋,健康保健有據可依。同時,為生命全過程全周期的健康保健、健康管理提供理論支撐。
劉超從事健康管理行業多年,16年前曾創辦江蘇百歲園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在健康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基于此劉超極其團隊承擔了《中國健康經濟白皮書》課題項目中“基于健康保健理論的非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及其經濟意義研究”的子課題研究,《中國健康保健學》是該子課題研究成果之一。
據劉超介紹,《中國健康保健學》從社會整體層面出發,在大健康觀的健康保健服務特點、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構建了健康保健學的理論框架;從學科關系層面出發,研究了與健康保健學相關學科的主要特點、發展趨勢以及其最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健康保健中的應用,進而豐富和完善了健康保健學的學科理論體系;從實踐應用層面出發,介紹了常用的健康保健模式及其特點,實現了健康保健學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中國保健協會周邦勇副理事長對該書點評時認為,該書為探索和構建非醫療的健康管理服務的模式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經驗積累。尤其是在社區健康管理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和摸索,為我們未來的社區健康管理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提供了參考,這個是很有意義的。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郝曉寧博士認為,《中國健康保健學》豐富了健康管理學的學科內容,為非醫療健康管理探索了可操作的應用路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瑾博士認為,《中國健康保健學》提出的2+1非醫療健康管理服務模式的落地,將會大大降低我們未來的醫療支出。“非醫療的健康經濟,它是一個現在擴大內需,打通國際國內雙循環,培養我們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這種新發展理念的一個重要抓手。”張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