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重組是搞活企業和盤活資產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上市公司價值重塑的過程,公用事業行業上市公司年內并購重組頻發,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目光。
重組公司數量行業占比第二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11月27日,剔除并購重組失敗的項目,在公用事業行業中,有92家上市公司發布“已完成”或“正在進行”并購重組的相關公告,占該行業成份公司家數的51.11%,位居申萬一級行業的第二位。其中,已完成并購重組公司55家,涉及總價值約822.03億元。
具體來看,年內并購重組交易標的總價值達到或超過10億元的公用事業類上市公司有10家。其中,新奧股份并購重組交易標的總價值最高,達187.54億元。此外,東方能源和浙富控股年內并購重組交易標的總價值也均超過100億元。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沃隆創新投資基金經理黃界峰表示,公用事業行業歷來以穩健著稱,今年在疫情影響下,重塑了國內公用事業發展的商機,提升了并購預期,擴大了經營規模,實現了業績增長。
經營方面,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進行并購重組的部分公用事業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仍出現增長。統計數據顯示,在上述92家年內進行并購重組的公用事業行業上市公司中,有48家前三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逾五成。其中,有15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0%。深南電A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逾14倍。
不過,并購重組并沒有對行業指數產生強大的拉升作用。今年以來,公用事業行業指數累計漲幅3.02%,跑輸同期上證指數(年內累計漲幅11.74%)。其中,有50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占比27.78%。
但并購重組對相關個股的走勢卻有一定的積極影響。統計數據顯示,在上述進行并購重組的92只公用事業股中,有30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占比32.61%。其中,玉禾田(123.42%)、高能環境(53.55%)、川能動力(53.01%)、*ST升達(51.30%)等4只個股年內累計漲幅均超50%。此外,包括永清環保、新奧股份、盈峰環境等在內的12只個股年內累計漲幅均超30%。
對于未來公用事業板塊并購重組帶來的投資機會,黃界峰認為可從兩方面手入:一是重組以后,企業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二是并購完成后,企業的行業布局更加完整,對企業的估值提升有作用。未來并購重組市場仍將會有一個明顯的導向,就是更加傾向于一家企業在主業體系下的整合,而不是過多地跨行業整合,這更加符合重組本身的概念,而且有利于通過整合實現外延式擴張,通過整合資源的優勢配置,實現上下游的協調。
券商看好電力與環保
公用事業涉及四類子行業,從機構推薦的力度來看,電力和環保工程及服務兩個子行業受到的關注更多些。
財信證券建議,分電源類型布局電力板塊,并給出五個方向。一是水電板塊估值高于歷史估值中樞,但板塊整體股息率高,配置價值突出。三季度以來,水量偏豐,有效改善相關公司業績,建議繼續關注低估值的華能水電;二是火電板塊受益于持續低煤價,業績修復明顯,推薦關注市場化交易電量占比較大且全國性布局的華能國際和華電國際;三是光伏板塊,建議關注新能源“十四五”規劃的政策出臺,推薦林洋能源和隆基股份;四是風電板塊,關注在風電機組領域具有龍頭地位的金風科技;五是估值偏低的核電板塊,建議關注中國核電。
對于環保子行業,中信建投認為,今年國內水環境及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但考慮到目前國內IV類及以下水質占比仍有16.7%,判斷“十四五”期間我國的水環境治理領域仍有較大投資空間,建議關注污水處理行業,重點推薦有望受益于中節能入主的國禎環保。在固廢方面,今年以來國內垃圾分類加速推進,看好濕垃圾處理龍頭維爾利。另外,相對看好有望受益于干垃圾熱值提升、且具有較大產能增量的垃圾焚燒龍頭城發環境、瀚藍環境。在環衛領域,更看好擁有環衛裝備制造、環衛運營投資全產業鏈的環衛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龍馬環衛及盈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