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兩只新股雷電微力、超越科技在深交所上市,首日漲幅分別達365.19%、118.72%;創業板指數強勢漲超1%,紅火“獻禮”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一周年。
一年以來,184家企業通過注冊制登陸創業板、首發募集資金累計1421億元;總市值逼近2萬億元,3家企業市值超千億元;板塊內92%的企業股價實現上漲,其中100只股票漲幅超100%,占比近55%……創業板試點實施注冊制一周年,交出一份成績斐然的“答卷”。
深交所副總經理唐瑞表示,總體上看,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作為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同步推進了“增量+存量”的改革,既有所突破、補齊制度短板,又穩妥務實保持了制度的連續性、穩定性,為全市場推行注冊制積累了經驗。
184家企業登陸創業板
今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其中滬指與創業板指漲幅超過1%。兩市成交額達到1.4萬億元,行業板塊漲多跌少,有色金屬板塊大漲。北向資金今日凈買入逾50億元。
2020年8月24日,首批18家企業登陸創業板,拉開板塊試點注冊制的帷幕。
創業板注冊制實施之后,無論是創業板企業上市效率還是平均首發融資規模,均較之前三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近一年來,共有184家公司通過注冊制方式登陸創業板,超過了前三年創業板IPO企業總和(161家);首發募集資金1421億元,而之前三年創業板首發募資累計963億元。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收盤,184家上市企業總市值超1.94萬億元;誕生金龍魚、愛美克、華利集團這3家總市值超千億元的企業;23家企業總市值超100億元。其中,金龍魚總市值達3861億元,逼近4000億元,實為“創業板注冊制第一股”。
一年以來,184只股票走勢分化(表格見文末)。剔除今日上市的兩只新股,區間漲幅最高的為讀客文化,上市以來漲幅超過1135%;怡合達、能慧科技等8只個股漲幅超500%;100只股票漲幅超100%,占比近55%;16只個股出現下跌,占比近8.8%。
IPO項目階段方面,深證服APP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184家企業已上市;28家企業注冊未上市。在審項目方面,已有257家企業進入審核問詢階段,58家企業提交注冊,45家通過上市委,新受理9家企業。
從行業分布來看,在申請深交所創業板注冊制IPO的企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技術最多,達到97家;第二名為專用設備制造業,數量為57家;第三名系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數量為53家。另外,還有來自醫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零售業、食品制造業等多個行業的企業。
區域分布方面,廣東省企業名列第一位,達到145家;第二至五位的省份分別為江蘇(97家)、浙江(80家)、北京(49家)、上海(40家)。
縱深基礎制度建設
8月24日,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實施一周年儀式在深交所上市大廳舉行。
深交所副總經理唐瑞在致辭時表示,總體上看,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作為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同步推進了“增量+存量”的改革,既有所突破、補齊制度短板,又穩妥務實保持了制度的連續性、穩定性,為全市場推行注冊制積累了經驗。
中國國際科促會理事布娜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業板注冊制試點落地,與科創板的推出、新三板精選層改革具有同樣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創業板已成功運行一周年,這一年中,為我國的資本市場帶來了很多驚喜,成績靚眼。”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專業業務合伙人田雪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一年以來,順應“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以更加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激發不同行業的優質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在高效、透明的注冊制下,創業板資本市場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本支持,上市公司也隨之展示出了良好的成長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實現了資本助力實業的良性循環。
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系列經驗得以積累。“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中,同步推進‘存量+增量’市場改革,同時涵蓋首發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完善了相關信息披露、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交易、退市以及持續監管等基礎制度,顯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融資能力,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推進積攢了寶貴的經驗,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田雪彥說。
創業板改革在首發、再融資、并購重組同步實施注冊制。具體來看,再融資注冊制改革從發行條件、小額快速融資限額、批文有效期等方面優化制度安排,壓縮審核注冊期限;重組注冊制改革方面,創業板支持上市公司進行同行業或上下游產業整合,在定價機制、配套融資等方面放寬限制;股權激勵改革引入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模式,在授予價格、激勵對象、激勵規模等方面優化制度安排。
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
除了提高上市發行效率之外,注冊制下創業板市場活躍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李興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通過交易制度升級,創業板股票漲跌幅擴大到20%,同時新上市企業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與科創板一致。優勝劣汰之下,符合創新定位的優質企業獲得長期資金的青睞,殼資源的價值得到抑制,資本市場環境與投資者結構得到了雙重優化。過去一年創業板指大幅上漲25%,遠超同期A股其他主要指數漲幅;區間日均換手率2%,也高于其他指數。
同時,創業板完成注冊制改革給擬上市企業帶來更多的融資途徑,加快了融資效率,使得一些傳統行業非科創類企業獲得快速上市融資的途徑。科創板和創業板分屬上交所和深交所,也給予了擬上市企業更多的屬地選擇。
創業板在服務我國高新科技產業發展等方面,亦發揮顯著成效。
布娜新認為,創業板試點實施注冊制以來,不斷積極服務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推動我國經濟戰略轉型調整,始終堅守“三創四新”的服務定位令創業板極具有競爭力,同時,又與其他板塊保持著良好互補發展的關系,相得益彰。多元、包容性的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帶動大灣區資本生態更上一層樓,也為全面注冊制的推行打下堅實基礎。
后續仍大有可為
唐瑞表示,接下來,深交所將堅守“三創四新”的板塊定位,把支持技術創新、支持創新發展、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服務科技創新、服務戰略新興、服務“專精特新”,推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全力保障創業板注冊制高質量運行。
在創業板注冊制穩健發展過程中,一些問題亦同時伴隨,例如:創業板新股發行過程中存在的“抱團報價”等干擾發行秩序的行為。
李興表示,從證監會到交易所層面都已經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證監會年中監管工作會議繼續提出科學合理保持IPO常態化,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打牢堅實基礎,重點推進改革優化發行定價機制;深交易所擬修訂創業板股票發行與承銷相關業務規則,強化網下投資者報價行為監管等。在相關制度進一步完善后,創業板有望更好發揮注冊制市場化發行承銷機制功能,促進買賣雙方博弈均衡,提高注冊制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效能。
“后續應當加快推動創業板注冊制進一步完善,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打牢堅實基礎,使得資本市場擁有更多的直接融資途徑,將有助于國內金融市場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比例,更有效率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李興說。
來源:東方財富Choice,國際金融報記者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