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快遞漸行漸遠 服務品質能否跟上
“雙十一”來臨前夕,接踵而至的快遞漲價消息讓消費者猝不及防。
10月10日,中通快遞在其官網發布《告顧客書》,稱受今年以來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諸多因素影響,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保障客戶利益,即日起調整快遞價格。
次日,韻達速遞也發布“告顧客書”,表示將跟進上調快遞價格。不過中通快遞和韻達速遞都沒有明確提出漲價幅度。10月11日,圓通快遞在其內網發布關于旺季市場提價的《通知》,提出即日起全網各網點對客戶收取的快遞費,在原有的價格基礎上進行上調,指導價為1kg(含)以內上調0.3元/票,超過1kg(公斤)部分上調0.3元/kg。圓通速遞方面隨后又表示,“目前原則上不漲價”,上述《通知》也悄然下
全行業漲價可能性不大
雖然漲價幅度不大,但“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百世匯通、韻達五家民營快遞公司的合稱)承擔了大多數電商購物的快遞服務,因此在過去的這一周,全國熱愛網購的“剁手黨”都在追問同樣的問題:快遞為什么要漲價?其他快遞公司會不會跟著漲價?
雖然中通、韻達等快遞公司發布了價格調整的通知,但具體的快遞服務是否漲價還是由加盟網點決定。在《通知》中,中通快遞和韻達速遞都表示,漲價的具體情況以當地服務網點為準。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北京、重慶等多個快遞網點了解到,有些網點還沒接到漲價通知,有些網點早在9月開始就已經漲價。在中通快遞北京崇文新世界網點,記者了解到,最近從北京寄到外地的快件價格標準為首重15元,續重10元/kg(西藏、新疆等偏遠地區除外),相比于之前的價格標準上漲了3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漲價行為并不是本次中通快遞發布《告顧客書》以后發生的。據該網點負責人季巖介紹,上述價格標準已經執行一個多月,“這個是在9月份上調的,和這次漲價的通告沒有關系。”
另外,記者從圓通快遞北京朝陽門網點了解到,該網點執行的價格標準仍然是首重12元,續重8元/kg。據該網點快遞員介紹,“內部已經有些網點漲價,漲了幾毛,但漲價對客戶沒有太大影響。”
圓通速遞重慶渝北區汽博分公司負責人勵先生表示,目前還沒接到漲價通知。“以后要么會升要么持平,肯定不會下跌。”申通快遞重慶南橋寺網點負責人周女士告訴記者,目前該網點的快遞價格仍舊延續兩三年前的價格標準。不過據她透露,“關于漲價的事,公司總部已經在開會了,各個快遞都是同步的。”
對此,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驛永智庫創始人邵鐘林表示,包括“四通一達”在內的大多數快遞公司的業務主要依靠電商快件,大多采取的是加盟制管理方式,因此總部發的通知能不能貫徹,最終還是由末端加盟商來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通、韻達發布漲價消息之后,不僅京東、順豐等自營式快遞公司尚未表態跟進漲價,申通、百世匯通等加盟式快遞公司也未公開聲明漲價。邵鐘林認為,這次兩三家快遞公司的漲價表態不大可能成為快遞行業普遍漲價的轉折點,因為中國快遞業300多億元的大市場中,一大半是以電商為主的快遞中低端服務,“四通一達”加盟式快遞企業的服務質量、特色、覆蓋面都大同小異,相互之前的競爭非常激烈。
“以電商為主體的快遞市場有個基因,和電商的基因一模一樣,就是廉價。誰便宜,賣家或者消費者可能就會選擇誰。”邵鐘林說,消費者不需要擔心兩三家快遞公司的漲價會給市場帶來壓力。
華創證券10月12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此次快遞提價行為跟“雙十一”緊密相關。該報告認為,“雙十一”期間快遞業務以電商小件為主,大件貨物會占用更多運力資源且收費標準偏低。此次提價可以引導各快遞網點控制大貨量,增加電商小貨量,在業務高峰期提升車輛運輸效率、場站效率、人工效率等,優先保障小貨。
不過,兩三家模式類似的快遞公司密集漲價行為,還是免不了引起是否合規的討論。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魏士廩認為,從市場份額來看,漲價的快遞公司尚不構成協同漲價、跟隨漲價的情況,如果后續還有其他快遞公司跟進漲價,那么反壟斷部門、價格管理部門應該出手調查。
作為反壟斷法專業律師,魏士廩還提醒要注意快遞漲價背后的投資人的角色。由于“通達系”快遞公司的投資人和主要業務伙伴比較類似,如果其背后的投資人參與引導快遞漲價,那么也涉嫌違法。不過從以往經驗來看,協同漲價、跟隨漲價的證據比較難獲取。在目前階段,快遞業務管理部門應該保持關注,適當提醒相關公司注意合規問題。
盈利空間常年被擠壓
在中通快遞漲價的《告顧客書》中,漲價的原因被描述為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
隨著快遞業務量的不斷增長,原材料成本也保持增長態勢。根據中國紙網數據,全國紙板紙箱價格普遍上調7%~30%,并且熱敏紙也有相應幅度的價格增長。據不完全統計,9月中旬以來,全國共有21家大中型紙廠一次性調價,調價幅度高達100~500元/噸,涉及的紙種主要為箱板紙、瓦楞紙及白板紙。
而紙價上漲則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8月16日,環保部發布了新版《進口廢物管理目錄》,回收(廢碎)紙及紙板被列入了“禁入名單”,對紙業的環保監察力度在加大。與此同時,隨著國慶、中秋、“雙十一”等節日漸次到來,快遞包裝類紙制品的需求進入旺季。
不過,考慮到中通、韻達在許多網點采取的是加盟式管理模式,因此紙制品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增長將由其加盟網點承擔。華創證券上述報告也指出,不同業態模式下,原材料價格上漲分別對加盟商和快遞公司的成本造成不同影響。
對于快遞公司而言,上游產業原材料價格的季節性上漲并不是成本增加和此次漲價的唯一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許在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快遞行業的盈利空間被逐漸擠壓。
中通快遞的財報顯示,2014~2016年,公司總成本從27.7億元逐漸增加到39.99億元、63.49億元,成本增加明顯的主要是分揀中心成本和銷售配件成本,而線路運輸成本增速呈下降趨勢。
但在總成本逐年增長的同時,隨著市場參與者增多,業務量不斷擴大,快遞行業的盈利空間在逐漸縮小。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中國快遞均件收入已經從2005年的27.7元/件,下降到2012年的18.6元/件、2013年的15.69元/件、2014年的14.65元/件、2015年的13.4元/件,并仍呈逐年下降趨勢。
打價格戰搶占市場份額,是快遞行業發展初期的首選戰略,未來這一情況或將改變。邵鐘林在快遞行業工作多年,根據他的觀察,目前很多快遞公司的末端加盟網點要想盈利難度較大。“兩三年前很多人排在后面,等著有人退出,現在不少網點都是不想做了,很少有人接盤,還是因為行業競爭激烈,賺不到錢。”
漲價以擴大盈利的做法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受漲價消息的影響,快遞相關個股股價在上周最后兩個交易日集體走強。宣布提價后,在美股上市的中通快遞股價在一天內大漲5.6%,市值增加5.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87億元)。韻達股份在提價后的第一個交易日股價上漲5%,市值增加29.33億元。
對此,魏士廩認為,目前快遞業格局比較穩定,一線快遞公司大多已經上市,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快遞公司比拼的可能不再只是誰的業務量多、覆蓋范圍廣,而是誰的盈利能力更強。
漲價能否帶來服務提升
未來快遞公司之間的比拼可能還不止如此。經過多年的快遞價格戰,消費者普遍希望能獲得更好的服務體驗。
“我認為早就應該漲價,消費者想要享受到現在的服務水平,用以前的價格達不到。”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田源認為,此次快遞漲價事件是快遞企業激烈競爭后的結果。
長期的價格戰在讓消費者享受便利的同時,也給快遞企業盈利能力和服務水平帶來壓力。田源認為,加盟式快遞網點的服務水平提高會帶來價格上漲,但現在快遞服務的價格體系與服務水平不匹配,這不利于未來的快遞服務升級。
漲價以后,快遞服務水平能否跟上,或進一步提高,是消費者的普遍心聲。但在傳統的加盟式管理模式中,基層快遞員和網點承包商的日子普遍不好過。
“快遞行業是個金字塔,省級承包一年輕松幾千萬元,但下面的基層網點凄涼遍地,最下游的網點與總部沒有獨立的財務往來,也是背負壓力最大的網點。”今年30歲出頭的四川人楊永智曾經做過中通快遞和天天快遞基層網點的承包商,今年初改行開了一家實體店。
從去年開始,楊永智感覺基層快遞網點越來越不好做了,因為客戶的服務要求高了,而配送費低了。“3年前從四川寄到北京的散件可能要12元,三四天送到就行,現在只要10元,客戶還想盡量早點送到。”
消費者更高的服務需求和客觀的盈利難題,讓加盟式快遞公司開始求變。在成功上市之后,幾大快遞公司也有增加直營式網點的計劃。例如圓通快遞已經將大部分省會城市以及重點非省會城市的一級網點收回直營,并且購置大型飛機發展空運。
此外,各家快遞公司對大量加盟式網點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重慶某高校天天快遞的快遞員楊帆對此深有感觸。楊帆已從事快遞員工作2年,最近他經常在電梯和樓道里與時間賽跑,因為網點要求快遞員按客戶需要定時配送快件,要求上門服務的客戶也多了不少。“這些細節的改變以前都沒有,是最近一年才提出來的。”
聽到有快遞公司漲價的消息,楊帆感到又喜又憂。他并不介意每天送件時多跑一些路程,也不介意消費者提出更多合理要求,他希望漲價以后自己的薪資待遇能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也能提高。
“要是我們行業的(工資)水平能像劉強東在宿遷做的一樣就好了,也有五險一金(就好了)。”楊帆希望快遞這個工作不再只是簡單的跑腿送貨,而是在服務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有晉升的機會。“以后一定是要各方面都更好才行,而不是漲價以后各方面還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