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與易到創(chuàng)始人周航接連隔空對嗆一地雞毛,樂視錢荒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4月18日凌晨,周航稱,勿潑臟水,請樂視直面解決司機和用戶的訴求。樂視聲明指責周航,食“樂視之祿”卻惡意誹謗,是現(xiàn)實版的“農夫與蛇”。雙方唇槍舌劍的同時,易到北京、上海總部遭到易到司機圍堵,大批遭遇提現(xiàn)問題的易到司機前來兌付工資;另有部分供應商拉橫幅聲稱樂視、易到拖欠貨款,輿論再次發(fā)酵。
從目前來看,雙方這場你來我往的口水戰(zhàn)難有勝者。周航言論誤導公眾,期待從中牟利?樂視痛批周航掩蓋挪用資金真相?恐怕事實背后并非這樣簡單。但可以確定的是,一系列事件之后,易到受了傷,司機放棄平臺,乘客無車可用;樂視遭了罪,剛獲融創(chuàng)124億元注資,錢荒問題尚未解決又持續(xù)發(fā)酵。一地雞毛過后,樂視與易到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否會出現(xiàn)在樂視與融創(chuàng)融合之中?這關乎樂視未來的整體走勢。
打口水戰(zhàn)
“如果,向我潑臟水能解決司機提現(xiàn)問題,能協(xié)調好充值用戶打不到車的問題,可以解決司機圍攻易到辦公室的問題,那好,可以盡管潑多點。”4月18日凌晨,周航針對易到和樂視控股在4月17日晚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的數(shù)小時后,通過朋友圈給出這一回應。
搶占道德制高點成為雙方交戰(zhàn)共同點。周航側重的是司機和用戶訴求,周航凌晨的回應中表示,“我并不在乎你們潑向我的臟水,清者自清。我只是希望你在將臟水潑向我的同時,能夠真正意識到并直面易到此刻的困境和問題,期盼你們能夠真正去解決司機和用戶的訴求”。
易到和樂視控股則認為這是“背叛”。4月17日晚間11時30分左右,易到用車和樂視控股發(fā)出聯(lián)合聲明,針對周航突然曝光易到資金困境是由樂視挪用13億元資金所致進行回應。聲明中樂視方面表示,樂視從未挪用過包括用戶充值在內的易到任何資金,而且已投入近40億元資金及大量生態(tài)資源,支持易到發(fā)展。
針對周航所說的13億元資金問題,解釋稱:“在易到單獨貸款困難的情況下,樂視控股以名下樂視大廈作為抵押物,以樂視汽車生態(tài)內的易到為主體取得的一筆14億元聯(lián)合貸款中的一部分……其中,1億元用于易到,13億元用于樂視汽車生態(tài)。”
在聲明中,樂視以現(xiàn)代版“農夫與蛇”對準周航,認為周航此舉是打著維護用戶利益的旗號,實則在司機和乘客端制造恐慌,引發(fā)擠兌,誤導公眾,試圖制造群體性事件,影響公司正常運營,企圖從中牟利。
“農夫與蛇”說法也得到部分業(yè)內人士的默認。在2015年的快車補貼大戰(zhàn)中,滴滴和快的合并、神州和Uber憑借各自背景大打出手,讓專車行業(yè)開創(chuàng)者易到(更名前為“易到用車”)一度瀕臨淘汰,危急時刻,樂視在2015年10月以7億美元收購易到70%股權,隨后易到打響反擊戰(zhàn),到2016年6月,易到達成100萬日訂單成績,周航當時公開表示,易到占有純專車市場30%份額,GMV(交易總額)超過Uber,位列行業(yè)第二。這一過程也被媒體稱為易到起死回生。
情況惡化
不管雙方言論的實際出發(fā)點或背后深意是什么,這場口水戰(zhàn)苦果都是由易到和樂視承受。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4月18日,易到總部和樂視總部均遭遇眾多司機和供應商催債。在北京中關村(000931,股吧)中國技術交易大廈的易到總部18層,集聚眾多來提現(xiàn)的易到司機,為此易到還專門開設會議室作為接待地點。4月18日上午,在樂視總部門口,也有用戶拉橫幅索要欠款。
易到司機賈師傅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媒體曝光易到司機提現(xiàn)難從2月便已出現(xiàn),隨之引發(fā)身邊大量易到司機退出易到平臺。賈師傅稱,幾天前自己所在的租賃公司也群發(fā)消息通知稱,因易到拖欠該公司相關費用,已經與易到終止合作。
處在輿論漩渦之中的易到隨后遭遇前所未有的叫車難。4月18日晚7時30分左右,北京商報記者分別以北京商報、國貿地鐵站等地為起點叫車,雖然動態(tài)加價已經達到1.9倍,但仍無一位司機響應。在聚投訴平臺上,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易到乘客投訴叫不到車、充值不能退還和提現(xiàn)屢次失敗等。來自對沖基金的月活躍用戶
數(shù)據顯示,易到從2016年8月開始,月活躍用戶便呈現(xiàn)持續(xù)下滑,2016年8月,月活躍用戶為8262981,到2017年3月,這一數(shù)據降到了3280590,萎縮超過50%。
融合失利
去年下半年以來,樂視便遭遇資金短缺困境,為此樂視創(chuàng)始人賈躍亭在去年11月也通過內部信的方式承認存在資金壓力,之后樂視供應商前往樂視總部“討債”的事件也接連見諸報端。
為解決錢荒問題,1月,樂視引入第二大股東融創(chuàng)中國,雙方達成高達150億元戰(zhàn)略合作,這一度讓樂視很多板塊業(yè)務復蘇,提升了市場信心。在整體向好的情況下,周航的突然曝光,則顯得耐人尋味。產業(yè)觀察家洪仕斌甚至直言,周航的舉措有可能會成為壓倒易到的最后一根稻草。
隨后針對周航舉措背后的陰謀論也甚囂塵上。有消息稱,一位樂視體系的投資人在4月18日透露,易到本來將要融資,馬上要簽約了,已經溝通差不多。這位投資人從投資圈朋友中了解到,周航想低價入股,但樂視不愿意。另外,有消息指出,周航已經加盟順為資本,順為資本為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所有,小米和樂視在電視、手機多個業(yè)務都是互相競爭。種種消息暗指,周航舉措并非簡單地為了用戶和車主。不過,易到將要融資、周航欲低價入股的說法,樂視方面并未給予證實,只聲稱周航仍是易到第二大股東并領取CEO工資。
比達咨詢分析師陳彪認為,不管是否存在其他的因素,周航舉措足以說明樂視控股易到之后,在企業(yè)文化融合、管理層融合過程中,有處理不當?shù)牡胤健?/p>
前途未卜
樂視與周航的糾紛,是否會在樂視與融創(chuàng)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間重演則是業(yè)界更加關注的話題。
易到面臨的資金壓力,短期內不會在樂視電視、樂視手機、樂視體育等板塊重現(xiàn)。3月28日,孫宏斌在談到對樂視的投資時表示,“目前公司已經投了124億元,同時已經向融創(chuàng)投資的三家公司派了董事人員”。參照此前融創(chuàng)與樂視達成的投資細節(jié),這些資金是用于樂視非汽車板塊,即易到缺錢,不意味著其他板塊缺錢。
同時,樂視在上述非汽車業(yè)務板塊也表現(xiàn)尚可。剛剛結束的樂視“4·14”樂迷節(jié)上,樂視繼續(xù)推行“買會員送電視”策略,主力產品超級電視和超級手機都有推出新品,樂視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4月14日,樂視超級電視總銷量突破38.6萬臺,超級手機突破44.7萬部,實現(xiàn)21.7億元營收。
引入融創(chuàng)后,樂視手機和電視等板塊得到利好,但是也有不少業(yè)務遭遇剝離,這也被業(yè)界看做是融創(chuàng)投資樂視之后所帶來的改變。包括樂視網(300104,股吧)放棄樂視商城的提案權和表決權,降低持股比例;樂視控股出讓所持有的上海隆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50%股權;樂視體育放棄原本被視為核心壁壘的中超獨播新媒體版權和亞冠、十二強賽等賽事版權。
種種調整,被看做是孫宏斌的減法策略。“樂視之前存在的公司治理問題需要調整。既然要調整,就必定有所舍棄,該賣的賣,該放棄的放棄”。孫宏斌表示,“中超本來就不應該買。13.5億元版權費,一共收入5000萬元,虧了13億元。”
孫宏斌此前評價樂視為沒有明顯好轉,也沒有變得更差,“我們的投資邏輯沒有變,效果正在按照我們預期的發(fā)展。治理結構、資金封閉等,我們提的要求都在做。人員的調整,業(yè)務的舍棄,都是好事兒。這是一個過程”。
但也有業(yè)內專家對雙方融合表示擔憂,孫宏斌和賈躍亭的思維是有差異的。賈躍亭往往是著眼于未來,樂于構建閉環(huán)生態(tài),讓各個子生態(tài)“化反”協(xié)作。而孫宏斌更愿意以生意的眼光來看待樂視發(fā)展,“樂視單獨做手機、電視、體育都是可以的,但一起做就不行”。
樂視和融創(chuàng)合作的目的是希望樂視崛起,但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除了市場大環(huán)境外,更與雙方多方面融合情況密切相關,可能一步登天,也有可能墜落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