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隱私保護還需多方同向發力
一些受訪者向記者表示,隨著國家對互聯網行業在信息數據保護方面的監管有所加強,同時保護用戶“網絡隱私權”的相關法律法規日益完善,自身對于隱私權利保護的意識明顯提高。
今年5月1日,又一保護用戶隱私數據的法律規范《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正式實施,這是我國在加強網絡空間內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又一重大舉措。相較于已經正式實施一年的網安法,規范進一步細化,對于用戶的隱私數據范疇做了更為詳盡的說明。
作為規范的主要起草者之一、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認為,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我國主要互聯網企業對于用戶隱私的保護有了一定改觀,但就全行業而言,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無論是網安法還是個人信息安全規范,目前來看最大的作用就是喚醒了用戶對自身隱私權利的關注和重視,在一系列安全事件背后,用戶對自身信息保護的維權意識空前增強。”左曉棟說,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互聯網企業更應該在用戶信息數據保護上與廣大用戶相向而行,在信息搜集、處理和使用及信息存儲上符合法律和規范要求。
專家建議,互聯網用戶隱私保護任重而道遠,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厘清權責歸屬,讓用戶在發現侵權行為時“有地說理、有門可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