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個月還沒過完,兩位數漲跌在數字貨幣交易看來已經不是事。
交易平臺Bitstamp報價顯示,北京時間23日晚間,比特幣時隔一周后再次跌破10000美元關口,約四小時后回到10000美元上方,截至最近一次更新,又站上11000美元,較日內低位回漲超過1000美元。
截至北京時間24日零點18分,追蹤數字貨幣市值與價格網站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十大高市值數字貨幣過去24小時跌幅集體轉漲。而本文發文時、23日接近20點,十大數字貨幣的24小時跌幅都超過10%。
如以下最新截圖顯示,在比特幣站上11000美元的同時,瑞波幣24小時漲幅超過13%。以太幣24日凌晨一度重上1000美元,截至最近一次更新,又跌落這一關口,逼近1000美元一線。
這是近來數字貨幣大幅震蕩的最新實例。
上周二數字貨幣曾遭遇慘跌,北京時間上周三一早,比特幣跌破10000美元,瑞波幣跌超38%,較年初腰斬,以太幣跌破1000美元。次日數字貨幣大反彈,比特幣六小時回漲將近2000美元,抹平20%跌幅轉漲,十大數字貨幣24小時跌幅全數轉漲,以太幣重上1000美元,瑞波幣漲超20%。
上周四比特幣期貨結算日期間,數字貨幣又迎來“V型超級大反轉”,瑞波幣一度較低點回漲超過80%,一度沖上1.7美元,曾跌破10000美元的比特幣價格也一度回到12000美元上方。
韓國監管成關注焦點
本周數字貨幣震蕩與一大數字貨幣交易活躍國——韓國的監管消息有關。
22日本周一韓聯社報道,韓國政府宣布,將對數字貨幣交易所征收22%的企業稅及2.2%的地方所得稅。此后數字貨幣集體下挫,以太幣再度跌破心理點位1000美元。
在本周二比特幣再度跌破10000美元后,華爾街見聞提到,交易平臺BitMEX首席執行官的Arthur Hayes表示,韓國政府各部門就如何監管比特幣一事的內訌躍然于國際各大媒體頭條,嚇壞了交易者。
“全球的虛擬貨幣投機客都知道,韓國引領著市場方向。當比特幣面臨韓國監管層的挑戰時,他們會拋掉手中的幣,或者做空。”
雖然韓國政府部門的態度仍然曖昧,但在民間,韓國信用卡公司已開始阻止與海外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支付。
此前,韓國政府對國內六大銀行進行前所未有的反洗錢調查。調查顯示,與加密交易相關的虛擬賬戶傭金增加了36倍,從2016年的6100萬韓元增至2017年的22億韓元(200萬美元)。
據韓國當地媒體報道,韓國信貸金融協會稱,目前已有20家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被屏蔽,但這個數字預計還會增加。該協會稱,八家韓國信用卡公司正在暫停信用卡交易,讓用戶不能用國內的信用卡在海外購買虛擬貨幣。
華爾街見聞主編精選文章《選擇收稅而非禁止交易,為何韓國人“戒不掉”比特幣?》指出,韓國對數字加密貨幣的胃口和其經濟體量并不成正比。目前韓國經濟占全球總量的1.9%,但以韓元進行的比特幣交易量占全球交易總量的20%,僅次于日本和美國。一旦監管新政落地,必然會對全球虛擬貨幣交易帶來巨大沖擊。而在以太幣和瑞波幣市場,韓元是最受歡迎的交易貨幣對。
中美也傳監管信號
針對市場、尤其是股市熱炒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支持技術——區塊鏈的現象,中美兩國近日都傳出加強監管信號。
上周二滬深兩大交易所發布公告,警告將加強對區塊鏈概念的炒作監管。本周一,美國證監會(SEC)發出迄今最嚴厲警告,SEC主席Clayton稱,SEC正在密切審查變更名稱或商業模式的公司公開披露,以確保它們不是只以此吸引急于加入區塊鏈的投資者。
23日稍早,新華社刊發《資本涌入區塊鏈概念受追捧,風險不斷積聚監管面臨挑戰》,稱近期A股市場升起一股投資區塊鏈熱潮,暴風、迅雷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進軍區塊鏈計劃,引發“區塊鏈概念股”集體上漲。
在資本市場炒作區塊鏈概念的同時,“莊家”的“手”也伸向了應用這一技術的各種虛擬貨幣。在專家看來,虛擬貨幣的快速發展給金融體系帶來巨大危害:一方面,價格大幅漲跌帶來的泡沫存在投資風險;另一方面,虛擬貨幣存在被用來進行非法交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