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期貨公司”“廣東省內(不含深圳)注冊資本最大的期貨公司”……近期,這家按照廣東省政府工作部署、擬聯合5家企業出資設立的期貨公司,還未成立便已引起業內熱議。
發展前景廣闊
8月3日,上市公司粵電力A發布了一則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公司以自有資金4億元、按照20%股權比例參與發起設立廣東粵財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最終以工商登記為準,下稱“省屬期貨公司”)。
據悉,省屬期貨公司的首期注冊資本為20億元。除粵電力A外,省屬期貨公司還有4名股東: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粵財控股”)擬出資7.02億元,持股比例為35.1%;粵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擬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為30%;中山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山金控”)擬出資2億元,持股比例為10%;廣州南沙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擬出資0.98億元,持股比例為4.9%。
其中,有兩名股東為國有獨資企業。從股權結構上看,粵財控股的大股東為廣東省人民政府,二股東為廣東省財政廳。而中山金控則由中山市人民政府100%控股持有。
那么,為何發起設立省屬期貨公司?
公告指出,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建設,提升廣東省金融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根據廣東省政府和中國證監會支持廣東期貨業發展的有關精神,以廣州期貨交易所成立為契機,粵財控股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擬聯合其他股東方共同出資發起設立。
省屬期貨公司的未來發展可期。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規模迅速擴張,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額從2000年的0.8萬億元增至2020年的437.53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近40%,發展前景廣闊。
同時,省屬期貨公司定位為廣東省內(不含深圳)注冊資本最大的期貨公司,首期注冊資本達20億元,有助于其迅速吸引人才、鋪開市場。為實現“打造一流期貨公司”的目標,期貨公司前期籌備組制定了詳實的行動計劃,戰略路徑清晰可行。
碳排放權期貨、電力期貨呼之欲出
對于粵電力A而言,參與設立省屬期貨公司,也為其帶來積極影響。
近年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不斷增強。省屬期貨公司的設立可有效配套廣州期貨交易所業務發展,滿足上市品種節奏和市場拓展需求,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粵電力A參與發起設立省屬期貨公司,一方面可搶占稀缺金融牌照資源,獲取先發優勢;另一方面有利于貫徹“辦電為主,多元發展”的經營方針,吸收各方股東深耕金融領域的經驗,增強對金融聯營公司的管理能力。
此外,粵電力A公告稱,參與發起設立省屬期貨公司,還為公司未來采用原材料套期保值、碳排放權期貨、電力期貨等方式規避經營要素價格波動風險打下堅實基礎,符合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和全體股東的利益,對公司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重要意義。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國企共同注冊成立期貨公司,一方面是為了配合廣州期貨交易所的成立,另一方面也是為未來進一步豐富金融衍生品市場而做準備,未來包括碳排放等新興金融產品的衍生品市場潛力巨大。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剛性需求下,包括碳排放和電力等方面的金融衍生品需求會不斷放大。”
廣期所在研究推出碳排放權期貨、電力期貨等期貨品種一事,早已不是秘密。今年4月19日,廣州期貨交易所揭牌成立。彼時,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提到,證監會正在探索研究碳期貨市場建設,指導廣州期貨交易所積極穩妥推進碳期貨研發工作。
在6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高莉表示,為配合碳現貨市場發展進程,證監會積極指導廣期所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規劃,加快推進碳期貨市場建設。廣期所自籌建以來,始終高度重視碳期貨品種研發工作,持續關注碳現貨市場運行及制度建設情況,密切聯系行業企業,緊貼現貨市場實際需求,積極開展碳排放權期貨合約及規則研究論證工作。下一步,證監會將指導廣期所開展廣泛調研論證,完善合約規則設計,在條件成熟時研究推出碳排放權相關的期貨品種。
同月,廣州期貨交易所公布了2021年招聘啟事。在業務專業崗位中,產品研發崗的崗位職責便是負責電力、碳排放、農產品、有色金屬等品種現貨行業調研和市場跟蹤;負責新產品合約規則制度設計和上市研究、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