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期所通報了今年以來監管工作相關信息。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上期所共處理異常交易行為608起,對日常監控中發現的38起涉嫌違規線索進行排查并采取自律監管措施,對1起涉嫌違規線索立案調查,1起違法線索移交證監會,配合受害方將3起涉嫌利益輸送違法線索移送司法機關,對7起案件13名客戶進行自律處分。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將緊密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市場風險等重點任務,持續加強一線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保障市場平穩運行。與此同時,也將及時公開相關查處信息,加強定期信息發布,提升市場透明度,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三大法寶”提升監管效能
據介紹,今年以來,上期所尊重市場規律,堅持全面監管、持續監管和科學監管,切實提升一線監管質量和效能。一是重點關注價格異動。上期所在日常監管中,持續加強對期貨價格的監控監測,對期現價格、內外價格和合約間價格進行跟蹤分析,結合基差變化、投資者結構、交易規模等指標,加強市場預研預判。二是以穿透式監管為抓手。對于出現風險苗頭的品種,上期所通過分析相關客戶的穿透式監管信息,特別是匹配客戶交易終端的相關性,加大對實控賬戶的排查力度,提前防范市場風險。三是抓住交易本質,緊盯客戶交易行為。對于發現的各類違規線索,上期所會進一步深入分析客戶的交易行為,結合穿透式監管和歷史交易行為等數據,進行客戶畫像,精準排查出涉嫌違規的交易行為,同時根據交易本質和邏輯,提煉通用性的監控指標模型,全面提升科技監管的能力。
今年以來共處理異常交易行為608起
據了解,截至5月28日,今年上期所共處理異常交易行為608起,對19名客戶采取限制開倉的監管措施,將78名客戶、6個實控賬戶組納入重點監管名單,對628名客戶進行電話提示。
實控協查方面,上期所持續對交易行為和穿透式監管數據進行分析,對未主動申報實控的客戶加大自律監管的力度。截至5月28日,今年以來對121組456個客戶發起實控賬戶協查,對不如實申報實控的12名客戶進行書面警示。穿透式監管方面,針對穿透式監管數據異常情況,上期所約談相應期貨公司和軟件服務商,并提醒期貨公司對相關軟件進行排查。信訪投訴、市場傳聞處理方面,上期所及時排查相關情況并反饋。
3起涉嫌利益輸送違法線索移送司法
今年以來,上期所對38起涉嫌違規線索進行排查并采取自律監管措施,其中電話警示27次,書面警示13次,約談提醒24次,對1起涉嫌違規線索立案調查,1起違法線索移交證監會,配合受害方將3起涉嫌利益輸送違法線索移送司法機關,對7起案件13名客戶進行自律處分。
監查發現,近年來期貨市場的違規行為呈現出新特點。一是虛假申報新型違規。從2019年至今,上期所對多起虛假申報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現已對3起案件進行自律處分。二是利用相互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的案件。2020年至今,上期所已發現10起該類型的違規線索,此違規類型包括三種情形:第一種是較為普遍的自然人客戶之間因代客理財發生的雙開雙平的對敲轉移資金;第二種是私募基金的交易員利用職務便利知悉交易計劃后,通過受益賬戶與其基金產品賬戶相互交易進行的利益輸送;第三種是一般法人企業的交易員利用知悉企業交易計劃,通過受益賬戶與企業期貨賬戶相互交易進行的利益輸送。
重點加強三方面監管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上期所將堅決貫徹落實“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方針,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維護市場“三公”原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前期監管中市場呈現的特征,上期所將繼續貼近市場發展實際,重點對以下三方面加強監管:
一是提醒交易軟件風險。針對部分交易軟件存在風險隱患,上期所進行風險提示,要求會員單位排查軟件使用情況,對存在問題的交易軟件重新評估,并進行有效的風險隔離,保證外部信息系統接入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二是嚴查利益輸送類案件。為遏制從業人員利益輸送案件的上升勢頭,上期所按照“零容忍”的要求,嚴查此類線索,并通過風險管理交流座談會、線上線下合規培訓講座等方式助力企業建立內控機制。
三是加大對未如實申報實控賬戶的監管力度。結合實控賬戶排查工作,上期所加大規則適用下的查處力度,對未如實申報實控賬戶的投資者根據行為嚴重程度,采取書面警示或限制開倉的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