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交易迎來“滿月”。一個月來,在境內外市場各方的支持和呵護下,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有序,市場規模穩定,境外客戶參與較為積極,各方反映良好。
市場運行平穩有序,助力境外客戶風險管理
作為境內已上市農產品期貨中首個實現對外開放的品種,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情況備受關注。截至1月21日,在短短一個月內,已有約40家境外客戶參與棕櫚油期貨交易。棕櫚油期貨國際化實施首月整體運行穩定,期貨價格波動處于合理水平。統計數據顯示,交易方面,棕櫚油期貨國際化首月累計成交量2016.6萬手,成交額1.4萬億元,日均持倉量44.7萬手;單位客戶日均持倉占比59.2%,較2020年11月提升約5個百分點。價格運行方面,棕櫚油期貨主力合約收盤最高價7296元/噸、最低價6528元/噸,波動幅度不大,實現了平穩過渡。
魯證期貨分析師史恒昱對期貨日報記者說,近一個月棕櫚油期貨價格走勢符合現貨市場趨勢,期貨價格代表性較好。“2020年四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馬來西亞庫存處于季節性低位,對行情形成支持;1月11日MPOB報告發布,因印尼庫存寬松、馬來西亞需求轉弱,價格開始回落。從DCE棕櫚油期貨盤面來看,1月11日主力合約P2105盤中達到近期最高價7356元/噸,隨后價格回落,1月20日盤中最低價6468元/噸。整體而言,DCE棕櫚油期貨價格走勢比較好地反映了市場基本面的變化。”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受國內外綜合因素影響,全球棕櫚油貿易價格波動頻繁,境外產業客戶同樣具有避險需求。而參與全球規模最大的棕櫚油期貨市場,已成為境外相關種植、加工、貿易等產業客戶對沖市場風險的新路徑。
中商外貿(新加坡)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農產品貿易公司,公司在棕櫚油期貨國際化初期便參與了P2105合約的交易。該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揚表示,公司主要面對中國進行出口貿易,需要對沖來自終端銷售地區的價格風險,因此在境內棕櫚油期貨對外開放后,第一時間參與了交易,以盡快熟悉交易流程和規則,為日后參與套期保值奠定基礎。“棕櫚油期貨國際化后,境外公司可以直接在境內開戶、交易,資金能夠自由進出,為公司提供了更大規模、更活躍的風險管理平臺。”他說。
此外,某參與交易的馬來西亞油脂加工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對于產品銷售對象是中國的棕櫚油加工企業來說,DCE棕櫚油期貨提供了一個流動性很好、價格透明的風險管理市場。“我們可以通過BMD和DCE兩個市場的交易鎖定利潤,同時DCE棕櫚油期貨市場流動性好、效率高,有助于我們以更低成本進行套期保值。”該負責人說。
強化境外市場推介與服務,推動更多品種國際化
據了解,為使境外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中國期貨市場交易習慣,多家期貨公司與境外中介機構聯合舉辦線上會議,解讀DCE棕櫚油期貨市場交易規則,從我國期貨市場“五位一體”的監管體系,到各類業務管理辦法、棕櫚油期貨品種細則,以及期貨公司出入金、交易、結算等各項業務的具體安排,為境外中介機構提供了全面、詳細且定制化的投教服務,使其充分理解中國境內期貨市場各項制度安排并順利開展境內棕櫚油期貨交易。
此外,會員和銀行等金融機構還在技術、資金結算等方面為境外客戶提供了全方位服務。“我們在了解到境外客戶的實際需求后,協助境外中介機構及軟件商開發了‘自動對沖持倉’等適應境外投資者交易習慣的軟件功能,使其能夠以凈持倉的交易邏輯進行期貨買賣。”中糧期貨機構服務部總監仲鶴依告訴記者。
“在資金劃撥與結售匯方面,我們與中國銀行合作,盡早為客戶開通了銀期轉賬功能。此外,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我們專人與境外中介機構進行實時溝通,確保第一時間完成換匯,使客戶實際換匯結果與外匯牌價盡可能一致。”仲鶴依說。
業內人士認為,正是市場各方大力推進開戶、境外市場推廣等工作,為棕櫚油期貨國際化業務的平穩過渡奠定了基礎。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交易是我國資本市場踐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積極作為,也是立足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的實際行動。棕櫚油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平穩開局,為推動油脂油料期貨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進行了有益探索。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和行業變遷,油脂油料逐漸成為我國開放度最高、競爭最激烈、境內外市場聯動性最強的產業之一,產業界對該板塊其他期貨品種對外開放需求日益強烈。下一步,大商所將繼續推動豆粕、豆油等更多品種對外開放,進一步提升我國期貨市場國際影響力,發揮油脂油料品種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使更多中國價格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得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