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車站變“碼頭”、居民出入靠劃船……今年6月以來,南方多地遭受洪澇災害,類似這樣的圖片刷爆了許多人的朋友圈。
股票、期貨、債券市場近期波動中,皆無法掩飾這次洪水帶來的影響:6月底以來,A股中農林牧漁指數、海綿城市指數累計漲幅約10%;期市中,雞蛋價格自6月下旬以來上漲近10%,同時最近兩周菜粕價格猛跌約12%;出于對災后基建投資有望增加的預期,機構開始推薦配置城投債。
洪水來襲,價格會否出現飛漲成為眼下令人擔憂的問題。一些觀點認為,盡管洪災對物價短期造成一定擾動,但CPI仍有望保持在較低水平。對投資者而言,玩轉“美林電風扇”或許成為當下抵御這場暴風驟雨最好的選擇。
異常天氣引發洪澇災害
“平湖一聲驚雷!”7月14日7時,伴隨著一聲聲的爆破轟鳴,湖北省第二大湖泊梁子湖與牛山湖隔堤正式實施爆破作業,這標志著湖北梁子湖流域的牛山湖正式泄洪。
為什么要炸堤?
因自6月18日“入梅”以來,湖北省已遭遇四輪強降雨,降雨總量、降水強度、降雨范圍等突破多個歷史極值。截至7月13日8時,梁子湖梁子鎮水位21.48米,超保證0.12米,超歷史最高水位0.05米。如不及時處置,重大險情將嚴重威脅湖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這只是當下南方洪澇災情的一處縮影。今年6月以來,受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及江淮、西南東部等地出現持續強降雨,湖北、湖南、江蘇等多地遭受嚴重的洪災。
“本次暴雨洪水程度劇烈,一是雨區覆蓋范圍廣,降雨區域籠罩太湖、長江、淮河三大流域;二是雨多、量大,入汛以來南方出現22次區域性暴雨過程,為歷史同期最多,全國有150個縣(市)累計降水量突破歷史同期極值;三是洪水,今年強降雨已導致全國30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為近5年同期最多。”業內專家表示。
持續強降雨導致大江大湖洪水量極大。近日太湖發生流域性特大洪水,7月8日20時,太湖水位4.87米,為1954年以來僅次于1999年(歷史最高4.97米)的第2高水位;7月3日,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生成并迅速加強為超強臺風,9日13時在福建省泉州石獅市再次正面登陸,登陸風力10級,給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帶來強降水和嚴重災害;長江中下游監利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7月4日至9日全面超警,洪峰水位超警0.76至1.97米,為1999年以來最高。
大水淹沒了道路和農田,沖毀了屋舍和橋梁,超強臺風“尼伯特”的登陸更進一步加劇了災情。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最新數據,截至7月13日,今年以來全國已有28省(區、市)1508縣遭受洪災,農作物受災面積5460.66千公頃,受災人口6074.67萬人,因災死亡237人、失蹤93人,倒塌房屋14.7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1469.80億元。與2000年以來同期均值相比,今年受災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分別偏少6%、49%、55%,受災面積、直接經濟損失分別偏多26%、213%。
多因素熨平食品漲價影響
洪澇災害的發生,對國民經濟最為顯著且直接的影響就反映在“靠天吃飯”的農業上。一方面,洪澇災害會給農業生產帶來顯著的破壞,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另一方面,洪災也會導致交通運輸遇阻,進而提高農產品運輸成本。
而今年汛期來得更早、覆蓋更廣、暴雨更猛,且受災嚴重的7省(區)糧食播種面積占全國的26%,蔬菜種植面積占32%,豬肉產量占36%。“市場擔心洪災可能導致農作物歉收、豬場被淹、運輸受阻,進而推升物價。”市場人士透露,洪水來襲,價能安否,成為眼下市場最關心的話題。
近期蔬菜、雞蛋價格確有上漲。據Wind數據,截至7月15日,農業部監測的蔬菜價格指數已從6月22日的178.87上升至194.89,累計漲幅近9%;28種重點監測蔬菜平均批發價也從6月27日的3.05元/公斤漲到了3.35元/公斤,累計漲幅近10%;雞蛋平均批發價也從6月27日的6.7元/公斤上漲至6.91元/公斤,累計漲幅也超過3%。
相關分析人士指出,洪災推升CPI主要是通過食品價格的渠道:一是洪災導致糧食歉收,糧價上漲;二是洪災導致鮮菜再現年初之大漲;三是洪災使得蛋雞及生豬養殖場被淹,推升蛋類和豬肉價格。具體來說,洪水已導致南方地區大量農田毀壞,可能導致糧食作物歉收;各類蔬菜瓜果被浸,短期影響南方蔬菜供應;生豬無法轉移、并可能誘發疫病,加重豬肉供給短缺;同時部分道路中斷影響運輸,使得物資運往受災地區受阻,市場擔心短期加劇物價上漲壓力。
“此次南方暴雨、洪災,影響地區的生豬存欄量占全國50%以上,家禽占全國54%,水產占42%。降雨和洪澇災害淹沒養殖場;對水產養殖的損害最大,暴雨天氣下魚類進食減少、沖毀魚塘、水庫泄洪導致魚苗損失、洪澇災害后水質變差影響魚類生長。此外,暴雨和洪澇災害還使得蛋雞產蛋率下降,疫情發生概率提升,物流受阻等。”華泰期貨分析師黃玉萍表示。
從供應端來看,今年上半年夏糧減產、生豬存欄量的下降也給CPI造成一定壓力。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3926萬噸,比上年減少162萬噸,下降1.2%。同一時期,全國生豬存欄40203萬頭,同比減少3.7%;生豬出欄31959萬頭,同比減少4.4%。
“今年受異常天氣引發的洪澇災害影響,夏糧產量再次出現顯著下滑,糧價及其他食品價格的走高將對CPI帶來顯著的推升作用。”華創證券表示,盡管短期CPI小幅回落,但考慮到洪澇災害、人民幣貶值壓力以及房價等因素帶來的通脹預期,后期CPI將面臨上升壓力。
不過也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盡管洪災短期內可能推升農產品價格,但影響幅度和持續時間相對有限。后續隨著農產品的供給和運輸逐步回歸正常,此次洪災對物價的整體影響將逐漸淡化,總體通脹上行壓力較小。
國金證券指出,本次洪澇災害可能引起糧食價格上漲,并造成通脹上行壓力,但預計總體影響不大,三季度通脹仍將下行,四季度企穩溫和回升,全年不改V型走勢。“主要是由于多項因素有效燙平了此次洪澇對于通脹的推升作用,如放儲政策對沖糧食減產、貨幣政策與通脹相關性下降、CPI食品類權重的下調等,特別是蔬菜生長周期短以及高基數下豬肉消費淡季有效平衡了供給端收縮對通脹的影響。”
玩轉“美林時鐘”
“近來南方暴雨損害養殖業,且降雨天氣易霉變,飼企消耗庫存為主,近期粕類成交極為低迷,連續大跌令市場信心嚴重受挫,加上盤面資金面的拋售離場,令內盤雙粕近期持續下探。”市場人士表示。
因暴雨洪災打擊當地養殖業,飼料消費量開始出現下滑跡象,雙粕價格跌勢明顯。最近兩周,菜粕1609合約從3003元/噸一跌猛跌至2600元/噸左右,期間累計跌幅高達12%;豆粕1609合約則從3475元/噸的高點跌至目前的3180元/噸左右,累計跌幅也近7%。
與此同時,受益于供給減少或后續需求攀升的預期,雞蛋、螺紋鋼等品種則迎來多頭行情。盤面數據顯示,雞蛋期貨價格從6月下旬的3767元/500千克一度上漲至7月上旬的4312元/500千克,累計漲幅近10%;螺紋鋼價格從6月初的1975元/噸上漲至目前的2500多元/噸,累計漲幅高達28%左右;此外,白糖期價從6月初的5567元/噸一路上漲至6170元/噸,累計漲幅約6%,盡管7月以來期價有所回落,但現貨價格表現強勢,且機構預計廣西洪災或導致糖價進一步上漲。
“厄爾尼諾帶來的降雨與氣溫的極端變化對大宗商品的量和價產生重要的影響。”華泰證券表示,從品種上來看,厄爾尼諾可能導致巴西、印度的蔗糖減產,東南亞的橡膠及棕櫚油減產,阿根廷大豆增產、印度、澳大利亞的小麥減產。從價格來看,可能會導致全球白糖、棕櫚油、橡膠、小麥價格上漲,導致阿根廷大豆價格下降。
A股市場上,6月底以來,農林牧漁指數累計漲幅逾10.5%,明顯跑贏大盤,其中仙壇股份、圣農發展、百洋股份等區間漲幅皆超過16%;海綿城市指數漲幅同樣接近10%,因洪災期間的內澇凸顯了城市建設短板,市場預期地下管廊、海綿城市等城市基礎設施需求下半年可能加速釋放。中金公司指出,歷史上水災對股市整體表現直接影響不大。具體分行業來看:農業方面,糧食、蔬菜、豬肉價格短期可能面臨上行壓力;制造業方面,受部分企業停產影響,有色金屬、鋼鐵產量短期下降:災后重建方面,洪澇災害可能加速海綿城市、地下管廊萬億投資釋放。
而對債市而言,有機構認為,若洪災導致CPI短暫回升,以及央行短期調低公開市場利率或放松無望,不排除利率市場出現調整,建議投資人進一步加大利率債的配置比例。此外,出于對災后基建投資有望增加的預期,也有機構推薦配置城投債。
對投資者而言,玩轉“美林時鐘”或許成為當下抵御這場暴風驟雨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