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鳳哥兒
一段九分鐘的視頻,徹底點燃了網友們的情緒。
事情并不復雜:一輛開往北京的高鐵上有孩子吵鬧不止,同車廂的一位女乘客提醒家長,讓孩子小點聲。
(相關資料圖)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雙方隨后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孩子爸爸、媽媽和奶奶三人齊上陣,共同對付一個據理力爭的女乘客。
高鐵上遇到熊孩子,怎么辦?
這個經久不衰的問題,再次將網絡世界割裂開來。
提醒家長管孩子,卻被祖孫三代輪番罵
近5個小時路程的高鐵上,遇到了不斷吵嚷的孩子,你會怎么做?
視頻里的這位女乘客,選擇提醒家長。
沒想到,卻引發了一場大戰。
孩子的母親和奶奶覺得女乘客的要求很無理:三歲小孩,吵鬧是天性,成年人多忍耐一下,有何不可?
可女乘客也委屈,孩子已經吵了一路,對別人造成了嚴重影響。自己不過要求孩子小點聲,完全合情合理。
爭執之下,雙方的情緒越來越激動。
根據女乘客事后描述,雖然視頻中孩子母親和奶奶抓著她的一句粗口不放過,但實際上,在視頻沒有錄到的時候,她已經被攻擊不要臉、沒家教,還要“給她一巴掌。”
看到孩子父親掏出手機錄視頻,女乘客也拿出了手機。
視頻中,孩子的母親振振有詞:
“3歲的小孩聽不懂道理,我控制不了他。”
她覺得一切都是因為女乘客沒有孩子,不懂做母親的難,才會咄咄逼人,道德綁架。
她詛咒女乘客:“你這輩子別生孩子了,生孩子都得被你帶死。”
女乘客并不示弱,一直高聲強調:你們的孩子吵了一路,這是你們的問題。
乘務員及時趕來,安撫雙方,試圖平息這場罵戰。
沒想到孩子的父親突然加入戰場。
他輕聲細語主動跟女乘客溝通,原以為是想好好講道理。女乘客也平復了心情,低聲試圖溝通。
沒想到,孩子父親舉著手機,鏡頭直對著她,一副采訪的架勢,上來就是兩連問:
沒坐過帶小孩的高鐵吧?
第一次坐高鐵嗎?
女乘客一下子懵了,忍不住說了“對”,很快又反應過來,想要否認。
沒想到孩子父親打斷她:
第一次坐高鐵吧,那我原諒你了。
這套路又嘲諷的語氣,終于激怒了車廂里的其他乘客。
有乘客忍不住反駁:所有人都聽見了你的孩子大聲吵鬧,你們應該道歉。
原本道歉就能解決的事情,偏偏要搞道德綁架,仗著人多欺負人,遠處的乘客忍不住站出來說話。
還有人對乘務員解釋:“他的孩子一直在吵,人家就說了一句,他就錄別人。”
看到兒子吃癟,孩子奶奶坐不住了,從座位上再次站起來,指著遠處的乘客就問:
“哪條法律不讓孩子喊了?沒有法律限制不讓我們喊吧!”
乘客紛紛開始要求這一家人道歉,孩子母親站出來指著大家來了句:
“你們啊,生了孩子再說,管好自己的孩子再說吧。”
言外之意,仍然是覺得沒當父母的人根本理解不了孩子吵鬧的天性。
對著最初發聲的女乘客,補了句:“你爸你媽真厲害,把你教育成這樣。”
奶奶在一旁還幫腔:“嫌吵你們坐高級的去,我們坐的是大眾的車。”
女乘客立即回懟:“既然知道是大眾的車,你們就不應該讓小孩一路吵鬧。管不好孩子是你們自己的事,我們不需要承擔這個結果。”
而就在9分鐘的視頻里,伴隨著大人們的爭吵,孩子還在不斷尖叫,吵嚷。
也許是理虧之下的惱羞成怒,孩子奶奶操著方言來了句:“你他媽三代都是潑婦!”
還沒等女乘客反應,其他乘客接過了話:“你們才是三代都是潑婦呢。”
話音落下,車廂里一片哄笑,甚至有人鼓起了掌。
視頻曝光后,網上幾乎一面倒地譴責孩子父母。
女乘客卻站出來,回應網友疑問的時候,還懇請網友們,不要網暴,“他們罪不至此”。
3歲孩子不懂事,家長也不懂嗎?
也不是沒有不一樣的聲音。
有人覺得,雙方其實都有錯。
祖孫三代不該欺負人,但女乘客也“不是省油的燈”。
三歲孩子不可能完全聽話。這個年齡什么都不懂,家長根本控制不住。如果七八歲的孩子吵鬧不止,那確實該罵。但他只有三歲啊,家長能怎么辦呢?難道家長就喜歡聽孩子的吵鬧嗎?
還有人說,女乘客一看就沒有結婚生子,理解不了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等她成為父母就知道了。
為什么不能看在家長辛苦帶孩子的份上忍一忍呢?忍到下車就好了啊。
不過,更多的人認為,孩子吵鬧不是問題,但家長理直氣壯地不管才是問題。
車上乘客也說過,這本來就是家長“道個歉就沒了”的事情,偏偏被理直氣壯的父母、奶奶,激化成了一場誓不罷休的罵戰。
“三歲小孩不懂事,難道家長也不懂事嗎?”
世上本沒有熊孩子,熊家長多了,也就有了熊孩子。
法律確實沒有規定不讓孩子大聲喊叫,但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是社會默認的公共秩序,自己理虧在先為什么還如此蠻橫?
再說,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標準,做人以底線要求自己是不是不太合適?
其實話說回來,孩子不可控,成年人也不是不能理解,但家長只要態度好點,多說幾聲抱歉,乘客也不會那么生氣。
此前,有很多優秀的家長做過表率。
2015年,杭州的一對夫婦贏得了無數贊賞。
夫妻倆帶著18個月大的女兒乘坐飛機,擔心打擾到其他乘客,臨行前專門做了“致歉卡”,向鄰座的旅客發放。
“致歉卡”的內容大方得體,說女兒是第一次坐飛機,可能會哭鬧或興奮得大叫。但他們一定會盡全力安撫孩子的情緒,要是真的打擾到了各位,先在這里致歉,懇請大家的寬容和諒解。
看完這份“致歉卡”,即使在路途中真的被打擾到,想必也會多一份包容和耐心。
同樣的問題,不同的行為,得到的結果完全不同。
很多網友表示,高鐵事件中,最煩人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畢竟還是那句話: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個熊家長。
“你管不了,我替你管”
而更糟糕的是,這些熊家長的存在,正在傷害更多孩子和家長的生存環境。
互聯網上“討伐熊孩子”的呼聲沸沸揚揚,熊家長們有不小的“功勞”。很多人開始覺得,既然跟家長講不清道理,那不如直接動手,“親自教育”熊孩子。
在本次高鐵事件的評論區,有人就直言“你管不了,我替你管”。
而在現實生活中,更是有人真的“替家長管教”了。
2017年,山東一對母子在看電影時不斷聊天說話,兩人均遭到鄰座掌摑;
2021年,一男孩往同村的村民家扔石頭,被當街毆打腳踹;
前幾天,三個女孩疑似偷拍肥胖女子,并對其指指點點,女子回頭扇了她們一耳光。
熊家長的一句“他還小”,憋壞了多少“不能計較”的大人。
以至于真的有人奮起反擊,甚至動用暴力的時候,一片叫好。
不過,也有人反思,暴力對待孩子也是犯錯。被打擾或者被冒犯了,可以叫警察、打官司,無論怎么樣都不能對孩子動手。
“如果對方是成年男子,你還會打人嗎?明明就認定孩子無還手之力,所以才在他們身上發泄情緒。”
有媒體發表評論稱,對孩子使用暴力就是道德的淪喪和墮落。
關于熊孩子的問題,一直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都在自己的輿論場上,互相指責對方不講道理。
對于親自動手教育熊孩子,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