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利暗 編輯|閆如意
這則視頻簡直把人嚇傻了。
四川彭州,一個河溝里擠滿了從成都開車來納涼的游客。
(相關(guān)資料圖)
突然之間,山洪來了。波濤洶涌,裹挾著游客的野營裝備、泥土、砂石齊齊撲到人身上。
河溝里正在戲水的游客們措手不及。
凡是在幾十秒內(nèi),沒能成功逃上岸的人,都被困在河里動彈不得。
水勢越來越兇猛,短短一分鐘后,視頻中一位黑衣女子便被水沖走。
視頻里親眼見到這一幕的人,全都在尖叫。
當(dāng)天,河溝里聚集的數(shù)千名游客,全都經(jīng)歷了這場生死劫難。
事發(fā)后,當(dāng)?shù)卮遄永锏教幎际潜簧胶閲樀檬Щ曷淦堑娜恕?/p>
一位30多歲的女子,說自己的丈夫和6歲的兒子被沖走了。
后來丈夫被打撈了上來,兒子卻還沒找到;
一個十幾歲的男孩,渾身受傷,但他卻不能為自己僥幸活下來而開心,因為跟他一起來的姐姐,依然生死未卜……
截至目前,這場災(zāi)難共造成了7人死亡,8人受傷。
他們的遭遇令人痛心,然而,追究起事故發(fā)生的緣由,卻又令人無比唏噓。
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這原本是一場可以完全避開的悲劇。
一場不該發(fā)生的悲劇
事發(fā)的河溝,名叫龍漕溝。
在很多平臺的介紹乃至不少地圖中,它都被冠上了“景區(qū)”的稱呼。
但事實上,這是一片沒有對公眾開放的水域。
因為它作為一條泄洪溝,開放給游客游玩實在太危險了。
尤其每年的6到10月是當(dāng)?shù)氐难雌冢强赡芡话l(fā)山洪,“來勢洶洶,氣勢磅礴,危險系數(shù)陡增”。
因此,當(dāng)?shù)厮奶幎荚O(shè)有標(biāo)識:“珍愛生命,請勿下河。”還在多個進入河道的入口,都安裝了防護網(wǎng)。
但這些警示防范措施,并沒能阻擋游客的腳步。
據(jù)8·13山洪的親歷者回憶,防護網(wǎng)每隔一段距離就被人為破壞,不少人穿過防護網(wǎng),直接下了河。
只不過,此時的他們顯然還不知道,這里每一張防護網(wǎng)、每一條危險提示的標(biāo)識,都是前人用生命換來的教訓(xùn)。
不得不說,社交平臺上的龍漕溝,在炎炎夏日十分誘人。
深深的河溝氣溫涼爽舒適,水質(zhì)清澈見底。
帶著西瓜、葡萄、啤酒,放在水里冰鎮(zhèn),小孩可以下水嬉戲,大人則可以在旁邊搭一個燒烤架,甚至在河里支棱起來打麻將。
從直逼40度高溫的成都夏日,來到龍漕溝里冰冰涼涼,好不愜意。
于是一個純野生河溝,僅一個周末就吸引了數(shù)千名旅客前來游玩,“就連停車都找不到地方”,其中很多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來嬉水。
龍漕溝在某地圖平臺上排到了當(dāng)?shù)刈择{景點第一名,“近期有2.5萬人導(dǎo)航搜索”。
可一場災(zāi)難就在這山谷中醞釀。
8月13日,一個普通的周六中午,龍漕溝中人滿為患,嬉水玩耍。
當(dāng)天2點半左右,當(dāng)?shù)貧庀蟛块T發(fā)布了強降水預(yù)警。
龍漕溝所在的龍門山鎮(zhèn),隨即派人沿著河道勸離、疏散游客。
網(wǎng)傳當(dāng)?shù)毓ぷ魅藛T工作安排截圖
據(jù)《觀象臺》記者采訪,有村民回憶,當(dāng)時管理人員拿著喇叭喊話,勸離游客,但沒什么人理他。
“他連著喊,‘我給你們跪下了,求求你們,山上在下雨,快要漲水了,你們快跑!’”
可沒有多少人聽從他的話,大家手上的收拾動作也是慢慢吞吞。
因為此時此刻,游客所在的地方一片晴空,根本看不出要下大雨的樣子。
然而這就是山里的氣候,上游下著暴雨,下游晴空萬里。
村民說,游客大多是從成都來的,不知道山洪的可怕破壞力。
有人勸在河中央打麻將的四人上岸,其中一女子懷里還抱著孩子。
“快點上來,要漲水咯!”
結(jié)果打麻將的人卻回答:“等我把這盤打完。你不要一直鬧(吵)。”
很多人在逃生的最后一刻也舍不得放棄自己的包裹。
但洪水又快又猛,根本不給人留半點喘息的空間。
為了自己的露營裝備多猶豫一秒,就很可能會被困在河中央束手無策。
一對情侶被困在河中間,兩個人只能死死抱住對方,在冰冷湍急的河水中相依為命。
兩個人一度被河水沖向下游,幸而最終順利漂流上岸。
此時,還有好幾個人被山洪沖到了更遠的地方。
據(jù)目擊者稱,“有很多人在水里,腿和臉都紫了,洪水很冰。”
更讓人心痛的,是一對被困在河中央的父子。
視頻中,父親一直挺著用脊背,為孩子抵擋洪流。
有目擊者稱,在落水的前一刻,他還曾試圖把孩子拋向岸邊,可他已經(jīng)失去了平衡,孩子最終還是跟他一起被卷進了山洪中。
此時此刻,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比這位父親更希望孩子能夠活下來。
可事與愿違,最新消息是,這位父親當(dāng)天事故發(fā)生后就已獲救。但救援隊找到兒子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失去了生命體征。
明明來的時候都高高興興,不過1日,卻有7個家庭失去至親,支離破碎。
沒有經(jīng)歷過山洪的人,就不會明白它有多兇猛多可怕。
“前一秒風(fēng)平浪靜,后一秒鋪天蓋地。”
“如果被沖到深水區(qū),能不能活下來,只能全靠運氣。”
因為山洪里夾雜著樹枝和山石,有可能導(dǎo)致身體遭到撞擊受傷,如果嚴(yán)重受傷,落水者根本無力求生。
當(dāng)天事故發(fā)生后,當(dāng)?shù)乇憬M織起了308人的救援隊伍,再加上民兵80人,特警50人,攜帶無人救生艇,潛水裝置,生命探測儀,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前往救援。
但有專業(yè)人士表示,搜救難度實際上非常高。
在以往的案例中,即便受過專業(yè)訓(xùn)練的救援人員在迅猛急促的山洪中都很可能自身難保。
從前還有過藍天救援隊成員山洪救援時遇難的案例。
這樁慘劇,歸根結(jié)底,還是作為上游泄洪溝的龍漕溝,完全不適合游玩。
2015年、2017年龍漕溝就發(fā)生過兩次“齊頭水”——當(dāng)你剛聽到水流的轟隆聲,洪水就已經(jīng)來到了眼前,根本來不及閃躲,就會瞬間被水流淹沒。
也發(fā)生過人身傷亡事件,幾年前,一對夫妻到河溝里拍攝風(fēng)景照,遭遇山洪,最后女方逃脫險情,而男方則被洪水永遠帶走了。
正是這個緣故,當(dāng)?shù)厝硕疾桓蚁滤依锏拈L輩也會對小孩耳提面命:千萬不要去河溝里玩水。
但離譜的是,這個夏天,完全不適宜對外開放的龍漕溝,竟然還被包裝成了成都小有名氣的“網(wǎng)紅打卡地”,吸引了數(shù)千名游客前往……
如今,山洪事故過去2天,卻有不少人開始譴責(zé)幸存者。
哪怕是在救援過程中幫助了幾十個人平安回到岸邊的好心人,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網(wǎng)暴。
——不少網(wǎng)友認(rèn)為,他們之所以會陷入險境,純粹是因為不遵守規(guī)則,咎由自取。
“良言難勸該死鬼。”
“自己作死,誰都攔不住。”
甚至有人指責(zé)那位用脊背為兒子擋住洪水的父親,說他親手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但他們已經(jīng)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失去至親的教訓(xùn)已經(jīng)足以讓他們在痛苦中度過余生。
如今,再譴責(zé)“作死”,未免殘忍。
畢竟,換位思考一下,誰能想到,社交平臺上入圍“成都市景點種草榜”,數(shù)百人打卡過的“風(fēng)景區(qū)”,竟然是條野溝,還危機四伏呢?
“野生”網(wǎng)紅打卡地,還要奪走多少人命?
往年也有人到龍漕溝消暑,但直到今年,龍漕溝才算是真的火起來了。
慕名而來的游客,大都在網(wǎng)上刷到過這個“網(wǎng)紅秘境”。
是的,一些網(wǎng)紅為了流量,把一個危險的泄洪通道,包裝成了 “小眾避暑勝地”、“小眾森林徒步秘境”,標(biāo)榜“天然未開發(fā)”。
他們率先枉顧龍漕溝四處張貼的危險警告,跨過防護網(wǎng),到河里拍pose。
拍攝了一張又一張誘人的、清涼的照片,發(fā)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到這里涉險。
流量到手,推薦的景點到底安全與否,他們也許并不在意。
龍漕溝被捧紅之后,甚至還有當(dāng)?shù)芈糜螆F開了龍漕溝一日游的行程。
這次親歷者中,就有人是跟著當(dāng)?shù)芈眯袌F的一日游項目來到龍漕溝“清涼徒步”的。
而這條旅行線路的宣傳話術(shù),也直接鼓勵大家下河玩水,“找一個清澈的水潭,來一場濕身大戰(zhàn)。”
去年七月,彭州市融媒體中心就曾發(fā)布視頻提醒:“網(wǎng)紅打卡點暗藏危機” ,點明了龍漕溝不適宜旅游,因為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zāi)害高發(fā)。
另一方面,龍漕溝同時還是當(dāng)?shù)氐乃矗慰驮诶锩嬗我坝尽⑷永€會污染水源,影響當(dāng)?shù)鼐用竦恼I睢?/p>
然而還是擋不住總有人打著“免費玩水”“小眾景點”的旗號在網(wǎng)絡(luò)上宣傳未開發(fā)的“景區(qū)”。
暗藏危機的“網(wǎng)紅景點”并不只有龍漕溝一處。
全國各地到處都是類似的野生“網(wǎng)紅打卡點”。
廣東中山,一級水源保護區(qū)媽坑水庫的上游,“媽坑仙境”突然在網(wǎng)上爆火。
每天涌入大量游客,野泳、野炊、亂扔垃圾,對水源和森林防火構(gòu)成了嚴(yán)重威脅。
今年6月,為了保護水源,當(dāng)?shù)責(zé)o奈全面封堵了“媽坑仙境”白石竹溪入口。
貴州羊皮洞瀑布也火了。
這個未經(jīng)開發(fā)的純天然野生景區(qū),交通不便,通行只能走泥濘山路。
前段時間,兩名女游客在前往羊皮洞途中摔下山崖,頭部受損。
消防人員花費了5、6個小時才把她們解救下山。
河南禹州,水庫溢洪道也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
近期發(fā)生多起孩子被沖進深潭事件。
無論是媽坑仙境還是羊皮洞還是禹州水庫,再或者是這次的龍漕溝。
這些地方原本沒有一個是為了旅游而存在的。
明明是未經(jīng)開發(fā)、禁止進入的危險地帶,卻被網(wǎng)紅博主們包裝成秘境、小眾、絕美的旅游目的地。
他們從來不管自己推薦的“旅游勝地”危不危險,只展示美麗的一面,卻遮掩危險的一面。
美顏濾鏡還只是欺騙眼睛,這安全濾鏡卻會害人性命。
也許法律無法判定他們?nèi)魏巫镓?zé),但他們在道德上必定要受到譴責(zé)。
而對于普通游客來說,最終付出慘痛代價的,還是自己。
信息時代,一個人需要的不僅僅是信息檢索能力,更需要判斷信息的能力。
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對自己的生命負(fù)責(zé),出游選擇目的地要小心謹(jǐn)慎,不要被網(wǎng)絡(luò)上的花言巧語誤導(dǎo)。
要知道,掛在危險地帶的每一個標(biāo)志,都曾有人為它付出生命的代價。
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不過如同螻蟻,頃刻間便可被碾成碎片。
要珍愛生命,要敬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