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客琦過半收入依賴“寧王”:業績真實性存疑,研發投入行業墊底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又一家寧德時代(300750.SZ)供應商即將上會。
【資料圖】
深交所網站消息,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定于2023年6月1日召開2023年第38次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會議,屆時將審議上海思客琦智能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客琦)的首發事項。
得益于來自第一大客戶寧德時代的銷售收入,期內,思客琦的經營業績保持著穩定增長。然而思客琦也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方面存在客戶集中帶來的一定風險。
除此之外,監管還曾對2020年思客琦業績的真實性發出了質疑。種種現象無疑透露出,思客琦在內控方面或存在不規范行為。
01
依賴寧德時代,毛利率下滑弱于同行
思客琦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裝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技術企業,公司專注于智能制造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與創新,產品涵蓋電芯裝配、模組成型、PACK封裝、電池回收拆解等鋰電池制造流程。
由于主要為客戶提供以智能裝備為核心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思客琦的主要收入來自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客戶。受下游客戶集中度影響,經營期間,思客琦的客戶集中度較高,并且公司還伴有大客戶綜合癥。
從2020年至2022年度(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思客琦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1.89億元、7.38億元和9.77億元,占當期銷售總額的68.76%、85.97%和85.33%;其中向第一大客戶寧德時代銷售收入分別為1.19億元、5.64億元和6.23億元,占當期銷售總額的43.31%、65.71%和54.39%。
逐年走高的前五大客戶收入也為思客琦的經營業績帶來了穩定增長。報告期內,思客琦實現營收分別為2.75億元、8.59億元、11.45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07.93萬元、6930.01萬元和9129.98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03.44萬元、6362.52萬元和8495.50萬元。
然而較為反常的是,同時期,思客琦的毛利率卻出現一定滑坡,并且公司的毛利率表現明顯低于同時期可比公司水平。
報告期各期,思客琦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3.72%、19.03%和19.46%,而同時期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35.32%、32.27%、26.12%。
對此,思客琦表示,毛利率水平存在差異主要系,“公司新能源智能裝備自動化生產線主要為模組PACK設備為主,部分為電芯制造設備,因此從具體產品而言,公司主要產品與先惠技術、星云股份、巨一科技和瑞能股份最為接近,毛利率基本處于同一水平,且變化趨勢一致。”
02
未蓋章的收入,業績真實性遭監管質疑
除毛利率下滑明顯外,思客琦的另一項盈利指標凈資產收益率波動也較為明顯。
報告期內,思客琦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6.92%、31.64%和26.91%。2021年,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同比上漲了24.72個百分點,2022年凈資產收益率則同比上一年下滑了4.73個百分點。
在深交所發出的第二輪問詢函中,監管曾對思客琦2020年度業績的真實性、是否存在調節利潤行為等進行了重點關注。
問詢函顯示,2020年思客琦歸母凈利潤為1007.93萬元,利潤規模較小。而同年思客琦金額超過100萬元的項目中,僅簽字驗收(未蓋章)對應的收入金額為7362.12萬元,占比達30.12%。
2019年,思客琦原始財務報表的凈利潤為1042.59萬元,因存在收入跨期和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等情形,思客琦在申報財務報表中將營業收入調減2210.45 萬元,凈利潤調整為虧損 750.53萬元。
深交所要求思客琦說明2020年僅簽字驗收對應收入的月度分布情況的合理性;2019年度財務數據調整后,各期原始財務報表與申報財務報表差異的具體原因、會計處理情況,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上述調整是否表明公司存在會計基礎薄弱、財務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情形。
對此,思客琦給出的回應是,“僅簽字確認收入主要集中于前三季度,主要因為公司2019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未嚴格要求客戶蓋章,在第四季度接受中介機構上市輔導后,公司陸續出臺相關內部控制政策。”
同時,思客琦還表示,“2020年度原始報表與申報報表差異系當年度執行新收入準則,導致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增減142.97萬元。”
思客琦強調,“公司申報財務報表與原始報表在收入、成本、費用及資產、負債科目存在差異調整后,引起了公司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公司重新梳理并進一步完善了各項內部控制制度。”
“針對2019年度會計差異及調整,公司采取了詳細、完善的整改措施,并能夠嚴格執行,自 2020年起未再出現相關重大差異調整情形,并已按規定整改,可以確保公司財務數據真實、準確、完整。”思客琦表示。
03
研發費用遠不及同行,是否滿足“三創四新”?
選擇在創業板發行上市的思客琦,自身研發的實力也受到外界頗多關注。
截至2022年12月底,思客琦共有研發人員392人,占公司總人數的38.13%,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313人,占研發人員總數比例為79.85%。
研發費用方面,報告期內,思客琦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873.59萬元、3127.70萬元和6233.31萬元,呈逐年遞增態勢。
但若與同行可比公司相比,思客琦的研發投入則似乎略顯薄弱。報告期各期,思客琦的研發投入占當期營收占比分別為6.8%、3.64%和5.45%;而同時期,同行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則分別為10.31%、9.87%和8.96%,明顯高于思客琦的研發投入。
思客琦在招股書中坦言稱,“公司研發費用率處于同行業較低水平,與行業內覆蓋多產品、多領域相對成熟的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研發投入相對較少。”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思客琦擁有已授權專利132項,其中發明專利僅3項,在申請發明專利40項。
弱于同行的研發投入以及自身核心專利水平是否能滿足創業板“三創四新”要求?公司方面又計劃如何提升核心競爭力?針對上述問題,《港灣商業觀察》聯系了思客琦相關人士,未能獲得回應。(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