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合肥市財政局將“兩學一做”學教活動和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通過學教活動強化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三農”部門的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把財政支持脫貧攻堅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支點,圍繞在全省率先實現整市整體脫貧的目標,立足財政本職做貢獻。
一是創新扶貧理念,強化政策支撐。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拓展,在修訂“1+3+5”產業政策時,增加了“在本市區域內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戶創業就業或帶動貧困戶就地就業的農業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扶持”的內容,將精準扶貧和產業扶持相結合,提高扶貧開發的造血功能。同時出臺《合肥市財政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關于建立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安全運行機制的意見》等相關政策,強化財政精準扶貧力度,著力提高扶貧資金使用績效。
二是發揮職能作用,突出資金保障。建立市、縣兩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多舉措做好脫貧攻堅資金的保障工作,2016年全市落實脫貧攻堅資金10.41億元,較2015年全市增列扶貧專項資金4.47億元,其中市本級增列2.93億元。同時,建立財政扶貧資金清單,按月跟蹤使用方向和支出進度,實現財政扶貧項目資金安排、撥付和使用情況動態管理。
三是探索健康扶貧,根治扶貧難點。出臺《合肥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補充商業保險試點工作方案》,創新健康扶貧新機制。由市、縣兩級財政出資,為全市21.5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醫療補充商業保險,實現精準全覆蓋。被保險人住院費用和特慢性病門診費用的個人合理自付部分,不分目錄內外全部計入補充保險補償范圍,實際報銷比例大幅提高,切實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和返貧問題。
四是強化監督檢查,確保規范安全。制定出臺《合肥市財政支持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工作實施方案》和《合肥市財政扶貧資金重點督查實施方案》,加大扶貧資金檢查力度,提高扶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透明度,保障專項資金安全、高效運行。目前已開展三次督查,及時發現了扶貧資金撥付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督促整改,采取縱向(縣市)與橫向(項目、部門)通報跟蹤機制,實行銷號式管理。同時,全面推行扶貧資金項目公開公示,扶貧資金實行審計全覆蓋。
五是建立績效體系,跟蹤扶貧實效。市財政局會同市扶貧辦制定財政扶貧資金績效評價辦法,對扶貧項目資金開展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績效監督,績效結果與扶貧資金安排相掛鉤,建立健全“事前有目標、事中有監督、事后有評價、結果有運用”的財政扶貧資金績效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