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山市被廣東省財政廳確定為2016年第二批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試點城市,此項工作得到中山市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將其納入2016年全市基層治理工作的重點,并作為本市2016年10件民生實事之一的政務便民工程的重要內容著力推進。中山市財政局根據上級領導的工作部署,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能,以“三個推進”為著力點,調動各單位各鎮區,努力打造了獨具特色的中山市基層公共服務平臺。
一、推進建設“標準化”,構筑公共服務體系
將基層各類服務平進行整合,依托鎮區行政服務中心、村(社區)綜合服務大廳,統一掛牌設立鎮區公共服務中心、村(社區)公共服務站,整合優化鎮、村級現有窗口辦事人員,經過培訓考核后統一進入鎮、村公共服務中心(站)。對于面向基層群眾的公共服務事項,按照“應進必進”的要求,凡符合條件的,均納入公共服務中心(站)集中辦理。辦事大廳環境整潔、布局合理,辦公設備齊全,并設立自助辦理區和配備相關自助辦理設備,方便群眾自助查詢和網上辦事。
二、推進平臺“信息化”,拓展服務群眾功能
依托現有網上辦事大廳系統進行深度開發,建設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充分利用電子政務云平臺,強化大數據應用和信息集成融合技術,使網上辦事大廳系統成為集業務辦理、查詢統計、環節監控、流程追蹤、數據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市、鎮(區)村(社區)三級中心共同使用的政務服務一體化信息系統,進一步打通了市鎮之間和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市鎮之間和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中山市以群眾需求為標準,完善服務項目內容,把平臺的服務功能分成村級組織運作類、政務服務類、生產生活服務類三大類服務事項,政務服務方面,在提供政務服務的基礎上,增加了網上繳費、醫院掛號、網上購票等多項便民服務,基本涵蓋了群眾日常生活中經常辦理的各類服務事項。并特別針對農村群眾的實際需要,在生產生活服務方面,創造性的開發了蔬菜病蟲害識別與土肥信息服務、特色農業專家等信息服務,更好地指導農村農業生產活動。
三、推進服務“一窗化”,提高群眾辦事效率
為打破不同職能部門,不同服務窗口之間的行政壁壘,指導各鎮區公共服務中心將各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分類整合為綜合服務窗口,變多頭受理為一口受理,建立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將各部門辦理事項的咨詢導辦、預約辦事、接件受理、進度跟蹤和結果信息反饋等前臺服務集中到綜合服務窗口實施;事項的審查、決定等仍由各部門在后臺開展。對于即來即辦事項由綜合服務窗口當場出具結果。前期,通過將同一部門的不同窗口或業務關聯相近的不同部門窗口整合,實現部分服務事項的一窗通辦;待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申辦受理平臺建設完成后,實現所有服務事項的一窗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