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財政局農業綜合開發辦通過農發項目,扶持、引導、帶動,加速了工商資本與各種生產要素的回流集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得到迅速成長,500億級重點產業鏈建設加快推進,推動了適度規模經營持續快速發展。
一是因地制宜,以“六大模式”引領推動適度規模經營。即“武川縣、清水河縣丘陵滴灌馬鈴薯、小雜糧區”、“托縣、和林縣平原節水滴灌玉米區”、“土左旗、賽罕區富水玉米蔬菜區”、“奶牛養殖產業”、“肉羊養殖產業”、“旅游觀光休閑農業”六種模式。
二是聚合資源,以建設重點項目區為平臺推動適度規模經營。按照“資源集合、力量集中、措施集成、發展集約”的原則,在全市建設六大新型現代農業綜合開發重點項目區,為適度規模經營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力爭通過3年建設成為“現代農業窗口、特色產業的精品、三產融合的典范、生態循環的樣板”的美麗鄉村的縮影。
三是延伸鏈條,以重點特色產業為抓手,推動適度規模經營。圍繞“馬鈴薯、小雜糧、果蔬、奶業、肉羊”等百億元級重點產業鏈建設,通過項目支持基地,加工轉化體系,營銷品牌體系,互聯網+特色產業體系的關鍵節點,堅持“做長、做寬、做深、做強、做響”實施全產業鏈開發,打造多個各類產業集群,加快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四是改革探索,創新金融投資模式,推動適度規模經營。通過與國開行、農發行、農行等融資渠道扶持龍頭企業、大型專業合作社,走“農發+企業+銀行”的融資模式,引導企業與農業開發合作,通過融資加財政補貼的方式,共建高標準農田,同時吸引更多工商資本、企業加入到農業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