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正逐步解決。中新網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重慶、甘肅、吉林、黑龍江、廣東、廣西、山東、山西、陜西、河北、江蘇、青海、江西等13個省份出臺了無戶口人員落戶的實施細則。不少地方進一步細化了無戶口人員的分類。多地還強調,禁止設立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任何前置條件。
在眾多的群眾服務工作中,發現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當群眾的意愿與需求比較集中的時候,就需要我們更加認真去對待,思索我們的政策還不是到位,思索我們執行政策與服務過程中的不足,有的時候,會促進我們工作走向更好,所以,群眾的意愿應該受到尊重。
服務群眾的工作是一個千頭萬緒的綜合,群眾的思路也是順著我們的工作去考慮的,當群眾發現我們工作中的不足的時候,或者說我們工作影響到群眾利益的時候,群眾會主動和我們交流,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夠耐心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修正完善我們工作中的相關事宜,會把事情辦得更好更順利更符合群眾的意愿,對我們工作的開展是一個良好的促進。
相反,如果我們面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熟視無睹,漠不關心,或者干脆我行我素,那么,很多有益的見解就不能聽取,很多好的建議和方法就在我們的漠視中被忽略了,我們的工作得不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可能是事倍功半,還讓群眾滿心不高興,更嚴重的結果還有可能我們的工作和群眾形成了對立,當距離越來越遠的時候,我們就脫離了群眾,當高高在上的工作的時候,我們的工作就形成了空中樓閣,沒有群眾基礎的工作是很孤單的,要成功很難。
由此看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做好群眾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只有虛心聽取群眾的心聲,真正將群眾當成我們的親人,我們就會得到最好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支持,我們的事業就會快速發展,我們的干群矛盾就會減少,干群關系就會進一步好轉。
放下架子,走進基層,走進群眾,從群眾的需求出發,改變我們的工作思路,配套相應的政策,做到服務群眾,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走向成功的有力保障,從讓群眾的孩子有一個戶口上,我們已經看到了踏實的工作和放心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