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集團:生物質發電業務具三大優勢
傳統業務穩定增長,轉型見成效
公司是國內主要的燃氣具及配套產品的制造和出口商之一,主要產品包括烤爐、取暖設備、熱水器、燃氣灶具及燃氣配件等。公司燃氣具及配套產品出口主要采取OEM/ODM模式,毛利率相對較低。此外,由于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歐洲、北美等地的燃氣具市場需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所以目前公司主要戰略是選擇利潤較高的出口訂單來執行,以及加大內銷比例,從而提升公司燃氣具產品盈利能力,未來有望帶動公司利潤增長。
公司于2004年2月取得中山市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焚燒發電廠項目的建設及特許經營權,此后進軍生物質發電領域。2012年至今,公司在環保能源產業快速發展,逐步整體擴大并形成規模,由單個效應跨向整體效應。
生物質發電行業快速發展
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包括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
我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作出“2020年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下降40%-45%”的承諾;國務院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非化石能源占比達11.4%”的目標。受益于上述規劃,我國生物質發電將迎來快速發展期。發改委預計,2015年及2020年生物質發電規劃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3000及30000MW。
公司生物質業務優勢與潛力
公司行業內具有三大優勢。首先,公司進入生物質直燃發電領域較晚,避免了行業早期所走過的彎路,沒有歷史包袱,項目平均質地優異;其次,民企制造業出身,擅長精細化管理和成本控制,相比國營大型發電集團管理上更為靈活,更適應生物質項目的特點;并且,公司絕大部分項目采用業內最先進的技術工藝,并已完全吃透,該工藝在國內有近50個項目,市場占有率30%以上。
目前,公司已經投產及正在建設中的生物質能綜合利用項目已達7個(長青環保、沂水環保、明水環保、寧安環保、榮成環保、魚臺環保、扶余科技)。其中,長青環保(2*12MW)繼續保持穩定運行,并在進行擴容項目的前期工作;沂水環保 (1*30)運行持續穩定向上,目前已取得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可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明水環保(2*18MW)通過實行一系列改善措施,逐步減虧(今年末另一臺機組可投產);寧安環保(2*30MW)已完成72+24小時試運,進入試生產階段;在建項目中,榮成環保(2*15MW)處于建設期,魚臺環保(1*30MW)已開工,扶余科技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2萬噸BMF)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8個項目投產后每年可穩定貢獻2億以上凈利潤,成為公司未來3年高增長的基礎。
公司沂水生物質發電的利用小時數高達8000小時/年,這是公司生物質發電業務與其他公司最大的差異。目前來看,公司度電燃料成本在0.3-0.35元/度,與行業情況一致,利用小時數高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采用了丹麥的爐排爐技術,每個季度僅需進行一個星期的檢修,負荷率達到或超過了100%。公司認為原材料收集問題不大,以沂水項目為例,每年消耗秸稈在33-36萬噸,電廠秸稈存貨保持在6-9萬噸秸稈。以該項目為例,生物質發電達產后,每年貢獻凈利潤大約在3000萬元左右(差異在于原材料價格和上網情況),其中增值稅即征即退大致在1000萬元。
隨著沂水項目的成功,公司環保發電業務的盈利即將全面超越傳統制造業,這將加快公司向生物質領域轉型的發展戰略。目前國內生物質發電行業仍處于低谷,外部環境十分有利公司借助自身比較優勢進行收購。此外,公司非公開增發正在證監會審核階段。增發數量為3504.4萬股,每股作價不低于15.69元。增發成功將為公司新增5.35億資金,約能撬動5-6個項目,極大增強并購實力,未來公司向上的成長空間還將不斷被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