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接盤?
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政府及海鑫集團等方面都希望能找到一家有實力的戰略投資人對瀕臨破產的海鑫進行重整。
破產重整是《企業破產法》中的一項制度,是專門針對可能或已經具備破產原因但又有維持價值和再生希望的企業,經由各方利害關系人申請,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關系人的參與下,進行業務上的重組和債務調整,以幫助債務人擺脫財務困境、恢復營業能力。
據一位不愿具名的清算組成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對進入破產重整法律程序的海鑫鋼鐵而言,法院派駐的清算組將首先對其債務進行重組,手段包括債務延期、調息、打折等。
“司法介入后,在各方充分協商的條件下若債權人意見無法達成一致,法院可以依據公平、利益平衡、少數服從多數等原則,對銀行債務本金打折,也可以強制批準一攬子重整預案。”
這也就是說,假設目前海鑫鋼鐵集團的債務是100億,進入法律程序后,海鑫最終的債務最低可能打1到3折,而其拖欠政府的一些稅費可以直接免除。
當債務清理干凈之后,政府及重整小組將可以引入戰略投資方作為接盤者,投資方再對海鑫集團進行業務等方面的重組。“只有重整的成本足夠低,投資方才有可能抄底入場。誰也不想買一個負債累累的爛攤子。”
據海鑫集團內部一位留守員工及債權人李某等多個信源確認,目前有意向的戰略投資人至少包括山西立恒及中民投等2家企業。
此前,河北的兩家民營德龍鋼鐵、河北敬業集團一度對接盤海鑫表示出興趣,但隨后均因債務數額過高、股權結構復雜而放棄。知情債權人稱,包括德龍鋼鐵和民生銀行在內有意向重組的債權人均提出,托管或者重組海鑫鋼鐵的前提是,海鑫鋼鐵必須進入破產程序,否則龐大而復雜的債務規模實在難以接受。
該海鑫集團留守員工介紹,“總部位于曲沃的山西立恒鋼鐵前不久曾派人到海鑫來參觀并與海鑫方面接洽,但可能債務價碼等條件尚未談攏,目前還沒結果。”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立恒鋼鐵的資金實力與海鑫百億債務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由山西立恒接盤的幾率并不大。
債權人李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近期在資本市場動作不斷的中民投則更有望成為那個接盤重整海鑫集團的希望之星。
今年5月9日在上海完成工商注冊的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億元,由全國工商聯牽頭,59家民營企業共同發起成立,董事長為前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
與民生銀行一脈相承,中民投也屬于“民生嫡系”。1996年,在時任全國工商聯主席經叔平的力推下,中國首家由多位民營企業家投資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生銀行”宣告誕生。董文標曾戲言,民生銀行是全國工商聯的長子,而中民投是工商聯的“小兒子”。
在今年8月21日的成立大會上,中民投宣布將設立九大業務板塊,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要成立中民鋼鐵聯盟。
根據設想,中民投將通過設立中民鋼鐵聯盟、中民礦業物流兩個平臺,打造民營鋼鐵行業的聯合體,聯合十幾家民營鋼鐵企業成立中民礦業物流集團,降低鐵礦石成本,改善鋼鐵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和資產流動性水平,以此整合民營鋼鐵行業。
而海鑫鋼鐵集團與中民投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由中民投伸援手接盤重整海鑫集團看上去似乎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