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央行向國開行發放PSL這一嘗試,我們認為管理層將依托PSL的運用,在解決原有基礎貨幣供給渠道不暢這一問題的同時,實現對中期利率的引導以及對信用市場供給的結構性調控,而鑒于該調控方式仍立足于供給端引導,于是其效果如何仍需時間檢驗。
結構調控長短各異 聯儲言論或引沖擊
在國內經濟增長動力得以恢復,立足“穩增長”的“微刺激”政策初步見效的情況下,2014年7月29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確定了下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方針。審視此次會議精神,我們看到管理層首先重點強調了“依法治國”對我國發展經濟和推進改革的重要性,其次“穩增長”在表述中仍位居首位,表明管理層將繼續以“看得見的手”維持經濟平穩發展,同時從其有關定向調控的表述中可知,管理層仍力主通過該政策實現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最大統一。
通過政治局會議精神,我們更有理由相信,下半年管理層不會采取全面降息或全面降準這種普惠式的貨幣調控,而是沿用或進一步拓展新型的結構化調控工具,將其與具備靶向調控特質的財政政策有效結合,在抵補經濟內生動力不足的同時,實現“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及“防風險”四大調控目標的有機融合。
展望8月份流動性環境,就需求端而言,微刺激政策推動下實體經濟的融資訴求逐步抬升,而在供給端,一方面管理層將繼續以定向工具在調控供給結構的同時實現總供給平穩,另一方面銀行在管理層結構調控的引導下逐步改變資金供給結構,存留于貨幣市場中的資金將逐步流向信貸市場。因此,在寬貨幣向寬信用的轉換中,貨幣市場利率持續承壓,然而管理層不會坐視其利率水平高漲對資金鏈條的沖擊,公開市場投放和SLO將作為其維持貨幣市場利率區間波動的利器,預計7日Shibor利率的波動中樞將維持在3.6-3.8%的較高水平;對于中長端利率而言,央行尚難以實現其依托PSL加以引導的調控意愿,而且若管理層屬意的“穩增長”是指同比增速,那么在環比增速繼續提升的刺激下,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將進一步抬升,并對中長端利率形成上行壓力。此外,考慮到耶倫可能在8月底聯儲年會上討論加息路徑,該事件給全球流動性帶來的潛在沖擊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