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時隔三個半月后,上周央行再度重啟14天正回購,中標利率由3.8%下調為3.7%,全周實現資金凈回籠110 億,結束了連續11 周的資金凈投放。利率改革是央行貨幣政策改革的核心,也是央行影響實體經濟最重要的砝碼,此次正回購利率的下調是否意味下半年貨幣政策將出現微調?
盡管6月底年中時點的到來并未令錢荒重演,但7月后貨幣市場利率波動中樞的明顯抬升則十分引人注目。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隔夜和7日Shibor利率均值分別為3.2101%和3.7874%,較2014年3月份以來各月明顯抬升,寬貨幣向寬信用的遷移是否已然發生值得關注。隨著財政微刺激和貨幣定向調控的延續,寬貨幣向寬信用的轉化進程將令貨幣市場利率首先承壓,此外對于三季度而言,管理層屬意的“穩增長”含義則將主導中長期利率水平的波動態勢。
保增長日見成效 微刺激仍將延續
從目前情況看,一方面得益于發達經濟體復蘇延續而提升的外部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微刺激引致的內部需求,管理層“保增長”的調控訴求日見成效,二季度GDP環比增速回升至2.0%,較2014年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提升0.2和0.5個百分點。在景氣數據方面,中采和匯豐PMI指數均呈現持續向好的態勢,數據表明大型企業景氣回升是主導7月份中采PMI反彈的主要動力,然而相較于新訂單所代表的需求改善,企業生產的積極性依舊不高;同時,7月匯豐PMI的環比回升1.3個百分點,幅度明顯,盡管其仍主要源于新訂單大幅回升的貢獻,但產出和就業景氣的回升同樣明顯。
展望三季度,以“微刺激”為核心的財政調控值得重點關注,其調控力度將取決于管理層屬意的“穩增長”標準,如果“穩增長”以同比增速為參考標準,那么考慮到2013年同期較高的基數水平,“微刺激”的力度不僅將得以保持,甚至存在進一步加力的可能,然而鑒于此前微刺激政策的影響存在滯后性,管理層在加大微刺激力度前需要一段時期加以觀察。
美聯儲加息條件已然成熟
失業率水平的持續回落激起市場對于美聯儲加息時間提前的猜測,為此,耶倫7月中旬在參政兩院聽證會上列舉了房地產市場的疲弱、勞動參與率的不足,以及長期通脹水平穩定等論據證明加息尚不具備必要性。然而,我們通過對比歷史數據,發現無論從失業率的回落趨勢,還是通脹水平的回升趨勢,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均已進入觸發加息的區間之內,考慮到下半年美國經濟延續復蘇的總體態勢,確定加息路徑已然成為美聯儲必須面對的問題。
全面放松幾無可能 定向施治調控結構
盡管熱錢流出令基礎貨幣投放受到負面影響,但是央行持續的公開市場投放,及定向降準等寬松措施則對其起到了明顯的對沖作用,國內流動性環境依舊寬松,同時寬貨幣向寬信用的轉化也已開始。數據顯示,6月新增人民幣存款達3.79萬億元,遠超2013年同期的1.60萬億元,并主導M1、M2同比增速顯著回升至8.9%和14.7%;與此同時,微刺激、定向降準及存貸比標準調整等調控行為持續發力,不僅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速繼續小幅回升,而且社融累計同比增速也顯著回升近10個百分點至4.11%。
展望未來,一方面考慮到M2增速已回歸央行13%的調控目標之上,管理層進一步擴張流動性供給的必要性大幅回落,而且全面放松式的增加流動性供給,無法解決國內流動性總體寬松與結構性緊張并存的困境。另一方面,貨幣市場利率顯著回升后央行仍未加大投放力度,盡管14日正回購的招標利率較此前下降10bp,但是當周公開市場重歸凈回籠。因此我們仍認為,其無意全面提升流動性供給水平,而是要繼續依托定向調控工具實現結構調節的同時,維持正常的流動性供給水平,對短期利率采取價格區間調節,以避免市場恐慌在期限錯配下引發資金鏈條的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