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家公務員局同意,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務員局于去年底批準青島市在6個單位的12個職位開展聘任制公務員試點工作。青島市于今年3月6日啟動聘任制公務員招聘工作。12個職位共有193人報名,最后6人進入擬聘范圍。目前,6名聘任制公務員已上崗工作。(8月26日 人民日報)
以前的體制來看,公務員實行的是“終身制”,只要通過了最開始的考試選拔關,以后的從政仕途就預示著“四平八穩”, 變得思想懈怠、作風不實。不僅如此,“朝九晚五、工資高、福利好”等等都成了公務員的“代言詞”,曾經引發過“死在體制內”的感嘆。
2012年,達州市宣漢縣試點招聘聘任制公務員,拉開四川省聘任制公務員試點的大幕。那年夏天,4人成功入職。41歲的劉文宣任職宣漢縣住建局城市總規劃師,年薪17萬,拿著比宣漢縣縣長都還高的工資,在全國引起了轟動。2013年,富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盛譽的浙江義烏市,為謀求經濟轉型升級,求賢若渴,給出最高年薪60萬的誘人“奶酪”
如此種種,全國各地都在逐漸試點公務員聘任制,意圖通過此種方式選得“良駒”,作用發展。
從長遠來說,公務員聘任制讓“鐵飯碗”變成了“瓷飯碗”,打破公務員職業的“天花板”,激發公務員隊伍的“正能量”,值得期許。
首先有助于引進更多的優秀專業人才,讓公務員隊伍更加“多元化”。目前的公務員考試,是實行統一化命題,某些行業或職位的頂尖人才在考試中并不能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人盡其才”很重要。實行聘任制,有利于因崗聘人,人崗相適,真正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其次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讓公務員隊伍更加有活力。“缺少競爭,人就會有惰性。”鐵飯碗往往導致管理部門機構臃腫、人浮于事,辦事效率低下。聘任制把‘鐵飯碗’變成‘瓷飯碗’,形成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格局。能更好純潔公務員隊伍,激發干部隊伍活力,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務。
三是有助于打破公務員“終身制”,解除公務員對政府的“依附關系”。聘任制將在公務員與政府之間建立起更明確、更強有力的權利保障與責任約束關系,有利于政府規范和約束政府權力,弱化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傾向,使公務員群體回歸到正常、健康、富有責任與尊嚴的職業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