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草原牧區采訪時,偶遇由幾十輛車組成的車隊浩浩蕩蕩駛向草原深處。記者跟隨發現,該車隊以6輛白色越野車為首,另有二三十輛車緊隨其后。來到某片牧場,乘客下車,取出各種設備開始拍攝。在現場,記者看到兩名身穿蒙古袍的牧民趕著馬群,迎合拍攝者們的需求。(7月4日新華網)
一碧千里的內蒙古大草原上,浩浩蕩蕩的車隊,整齊劃一的白色豪華越野自然顯得異常奪目,來到某片牧場后,乘客下車,取出各種設備開始拍攝,兩名身穿蒙古袍的牧民趕著馬群,迎合拍攝者們的需求。車隊里,領頭的6輛車均為大排量越野車,且只有2輛懸掛了牌照,其余的都未掛牌照,另3輛的號牌都用迷彩布遮擋。這些車是哪來的?為什么要遮擋號牌?來此拍照的又是什么人?一連串的疑惑也隨之而來。
根據一位越野車司機的描述,這些車都是“領導的”,上至自治區下至旗縣的領導都有,有已退休的自治區前領導和自治區直屬機關前領導,還有不少在職的當地盟旗的政府公務人員。如此規模巨大的采風隊伍貼上了“官員”的標簽,就著實不容小覷了:是否存在公車私用的情況?遮擋號牌是為了掩人耳目?是不是在工作日期間采風?這些問題都亟待解答。
當然,領導“豪車拍馬”卻不單單只把眼光放在車牌上,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同行的車輛中,還有私家車陪伴出行,這些私家車主與“領導們”是什么關系呢?當日,牧區并未舉辦套馬等民俗活動,按照慣例,這樣專門組織馬群讓人拍攝,牧民肯定是收費的,那么這筆費用是由公家買單還是私家車主負責?
要知道,在如今的官場上,“圈子文化”盛行,許多官員和老板都交起了朋友,官員愛抽煙、喝酒、美色、攝影等等,老板們總曉得投其所好。官員結交老板,可以吸引老板到官員所在地區投資興業,往大處說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往小處說能給官員的政績添彩,作為其平步青云的“砝碼”,當然,老板結交了官員朋友,官員亦可以在政策引導、制度保障上給予老板更多的關照,在官員權力鬼魅的掩護下,老板可以輕而易舉拿地、接工程等等,都是低價購入,高價賣出,成事之后,老板必然向官員“進貢”以示感謝,進而便結成了利益同盟。這便是人們熟知的官商勾結、權力變現。
回歸到此次事件中來,會不會這又是一出官員“拍馬”,老板“拍馬屁”的荒唐大戲呢?采風背后可有權錢交易的不堪之事?當然,盯住了車牌,更要盯準幕后的貓膩,來一個大調查,弄清事件的來龍去脈,給公眾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文/晟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