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有好轉
上半年經濟的逐步企穩,也是實體經濟趨穩走好的重要體現。7月份PMI創下今年最大升幅和持續5個月的回升,表明我國制造業穩中向好的趨勢更加明顯。
“從近期發布的經濟數據看,PMI連續回升,市場預期趨于穩定,企業信心有所增強。”趙慶河表示。
在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陳中濤看來,隨著政策累積效應顯現,企業經營形勢出現轉好。大中小型企業PMI指數均回升到50%以上,反映出企業經營形勢進入景氣狀態。特別是小企業明顯回升值得關注。小企業PMI指數自2012年4月份以來首次回升到50%以上,較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的生產、新訂單、采購等指數均見明顯回升,達到50%以上,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小企業經營形勢好轉,說明一系列積極扶持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已產生累積效應;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業經營的宏觀經濟環境已經有所改善。
陳中濤表示,當前行業回升有快有慢,但整體來看多數行業已恢復景氣狀態。目前一些產能過剩的基礎原材料行業,仍未走出困境,但出現回升跡象。
鞏固勢頭再發力
宏觀經濟在取得下半年開門紅之后,如何繼續發力、鞏固良好勢頭則成為關鍵。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指出,下半年經濟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更加注重定向調控,有效實施一些兼顧當前和長遠的政策措施,加快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推動結構調整,妥善防范化解風險。
“下半年乃至近一個時期內,經濟社會中還是有不少困難,經濟下行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李德水認為,部分傳統產業至少在數量上已經達到了高峰期,而新的、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點,需要有一個培養和增長的過程,這就是經濟轉軌和產業升級過程中的陣痛期。但這完全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也沒有什么是過不去的坎。
在李德水看來,下半年中國經濟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從中國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城鎮化穩步推進、服務業的巨大潛力、特別是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的推動力等基本面看,完全有條件實現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不僅可以實現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而且能夠使經濟社會發展穩步邁向中高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