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道主的經濟曙光?
資深財經評論人譚浩俊認為,歷屆世界杯都會給東道國帶來多方面的實際收益,如廣告業、旅游業、餐飲業、啤酒業、飲料業、博彩業以及運動裝備、輕工產品生產、互聯網等。而世界杯能否讓陷入困境的巴西經濟出現一線曙光,目前還很難判斷。
之前,巴西瓦加斯基金會與安永咨詢公司共同發布了一份名為《可持續的巴西:2014世界杯的經濟社會沖擊》的報告,巴西一些經濟學家和政府部門根據這份報告列舉了世界杯可能會帶來的經濟利益,主要包括外國游客消費增加、經濟總量增加、機場容量翻倍、中小企業受益、就業增加、稅收增加、國際形象提高七個方面。
在多數人看來,巴西世界杯經濟的最大受益者是旅游業。有分析認為,本屆世界杯將吸引60萬外國游客造訪巴西,由此將帶來30億美元的收入;300萬巴西本國游客也將帶來約79.05億美元的收入。
此外,本屆世界杯還為巴西政府繼續投入基礎建設提供了契機,預計今年投資額在2800億美元。世界杯還能創造17.5萬個就業崗位。
與往屆世界杯的東道主國家不同,巴西對于世界杯的冀望有些“孤注一擲”的架勢。這與巴西近年的經濟大勢有直接關系。高盛集團巴西業務主席保羅·萊米在一份關于世界杯與經濟的報告中指出,巴西經濟從4年前的南非世界杯以來出現明顯的滑坡,具體表現在宏觀經濟失衡跡象再現,以及通脹率攀升,經濟增長率下滑。另據《紐約時報》報道,2014年第一季度,巴西經濟只增長0.2%,比前3個月報告的0.4%要慢。這與2003年至2010年間,最高曾達到7.5%的增長率形成鮮明反差。
“事實上,很多人都將世界杯看做是唯一的賺錢機會,甚至要把他們退休后的錢都賺了,這些企業將市場的價格抬得很高。”巴西一家擁有出售衛星轉播權的企業人士這樣說。據巴西媒體報道,世界杯期間巴西各種費用暴漲。由于下榻飯店、租用房屋搭建演播室的成本都異常高,不少國外電視臺和轉播機構在開賽前重新調整轉播計劃,一些國家電視臺甚至決定不來巴西做現場轉播。
巴西政府2007年曾聲明,場館建設經費全部由私人贊助,但最新消息稱,這項費用90%出自公共財政。為了本屆世界杯,巴西政府投入逾130億美元,遠超80億美元的預算。
那如此之大的投入能否獲得理想的回報?
世界杯歷史上,不乏舉辦國經濟有所提升的案例,但幅度并不像外界想象得那么大。1994年美國通過舉辦世界杯經濟增長1.4%;1998年世界杯讓法國的GDP從賽前的負值轉正,增長了4%;2002年世界杯韓國和日本經濟增長分別為3.1%和0.3%;2006年德國通過世界杯收益47億美元,相當于GDP的1%,經濟增長1.7%。
譚浩俊認為,按照巴西目前的經濟狀況,世界杯的刺激力度還遠遠不夠。更多情況下,巴西世界杯只能讓少數部門和行業、企業獲利。
此外,世界杯對于經濟的負面影響也同時存在。麥肯錫大學的學者預計,在比賽日,日零售額可能會下降近5%。整個6月和7月,零售額可能會減少15億雷亞爾(約合6.69億美元)。巴西瓦加斯基金會研究人員表示,世界杯期間可能發生的大規模示威會對巴西整個國家都有影響。去年聯合會杯期間的游行就曾給巴西經濟造成很大傷害,包括大量公共和私人財產損壞。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巴西研究中心秘書長周志偉表示,巴西接連舉辦世界杯和奧運會,在一定程度上能拉動實體經濟。但世界杯后續效應更多體現在對經濟較為長期的刺激影響上,期待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