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本網以《第一中標候選人被指投標材料造假河南油田回應稱沒有鑒別能力》為題報道了河南油田南陽一科研基地內裝修項目在招標過程中,疑似存在業主單位和招標代理機構人為操作,在開標前約見投標企業商討投標事宜,第一中標企業項目經理投標時存有在建項目等不合理現象,報道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近日,負責此次招標的代理機構回應本網稱,“在該項目招標過程中不存在暗箱操作及索賄等情況,中標人之所以中標,純屬是‘撿漏’,業主單位原先并沒有計劃讓其中標。”
11月6日,負責該項目的招標代理公司針對本網報道的問題向本網作出回應稱,在開標前業主單位和招標代理公司約見投標人商討投標的問題,是因為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原來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的二級單位,之前沒有參與過社會公開電子投標,為了了解電子招投標流程而通過招標人約見招標代理公司進行技術咨詢。
第一中標候選人項目經理疑存有在建工程,提供虛假材料的問題,該公司回復稱,在該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期內,投訴人向公司遞交質疑函,公司按照規定對其進行了回復。為了保證回復的嚴謹,公司在回復質疑函的同時向被質疑公司發出征詢函,要求其提供被質疑的項目經理無在建證明,該公司隨后遞交了該項目經理無在建工程承諾書、2019年NEO監控大廳改建項目竣工驗收報告等證明文件的原件和復印件,公司將證明文件原件交由投訴人質疑函遞交人查看并抄送復印件。
“對于被質疑公司遞交的證明文件的真偽,公司沒有權利和能力去鑒別,就如同質疑函中提交的資料。”招標代理公司表示,只能相信各個公司會對其資料的真實性負法律責任,公司按照規定根據所收到的文件進行答復。
投訴人所反映的在技術評分中,第一中標候選人相較其他國有企業,獲得滿分(40分)的問題,該招標代理公司稱,電子化評標是全封閉評標,評委專家按照招標文件的規定對投標文件進行審查打分。從客觀上來說評標依據是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打分具有客觀性;從主觀上來說,評委會人員的專業、資歷不同,打分具有主觀性。而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作為代理公司,都無從知道評標過程。
“招標過程中不存在有索賄現象,這純屬投訴人的污蔑,作為投標人要從自身投標文件上吸取經驗,而不是到處找其他理由,在質疑投訴沒有事實依據支撐之后開始給我公司強加污名,我公司將保留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利。”該招標代理公司表示。
同時該公司還向本網透露稱,這次招標事件的風波關鍵問題是在于第一中標公司在深圳是否有在建工程及出具的詢疑函工程驗收報告是否存在造假問題;南陽油田下屬二級機構設計院這次也作為投標單位參加了本次投標活動,業主單位本計劃是讓設計院公司中標,由于業主專家和社會上的評標專家沒有溝通,評標結束后才知道業主下屬單位沒有中標,業主也很生氣,但也沒有辦法,第一中標單位中標完全就是意外,是撿了個漏。(汝連保 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