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十三五”末,本市六環內日均出行總量可達5700萬人次以上,比“十二五”末增長21%,治理交通擁堵依舊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記者今天從市交通委發布的“十三五”規劃中獲悉,“十三五”期間,本市新建的交通樞紐均會位于四環外,年內會完善省際客運場站外遷工作,為中心城交通擁堵“減負”。其中,8處新建的城市綜合交通樞紐,離中心城區最近位于四環附近;4處新建的長途客運樞紐,均位于五環外;貨運樞紐則大多會挪到六環路附近。
新建交通樞紐均不進四環
目前,北京有木樨園、六里橋等十余處長途客運樞紐,建于二環、三環的不少,客運樞紐人多車多,周邊常見堵點。好消息是,“十三五”期間擬建設的閻村、南兆、土橋、北苑北4個長途客運樞紐,均位于五環路外。此舉將有序優化疏解中心城長途客運樞紐功能。今年年初,有關部門也曾表示正在研究木樨園等長途客運樞紐外遷方案。
同時,城市綜合交通樞紐也有外移的趨勢。未來5年,本市將圍繞城市功能區和鐵路客運樞紐布局,加快建設蘋果園、望京西、豐臺火車站等8個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推動麗澤、亦莊火車站等15個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前期研究工作。這些樞紐基本都位于四環以外。
800公里以上長途線逐步取消
隨著樞紐“外遷”緩堵,省際客運也將發生變化。北京將重點發展與其他省市中小城市之間的客運班線,逐步減少800公里以上長途客運班線數量,省際毗鄰地區道路客運班線將逐步實現公交運營化。屆時,市區內也會合理設立一些中途站點。交通部門還開始研究推動機場快線“空巴通”、 鐵路快線“鐵巴通”、精品班線、商務快客等特色客運業務, 滿足多樣化運輸需求。
京津冀區域內,所有客運將實現聯網售票,旅客有望手機購票。三地將加快實現旅客出行一次購票、無縫銜接、全程服務,服務標準有望統一。
將實現“軌道上的京津冀”
“十三五”期間,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將更加發達,隨著京沈、京張、京霸等國家干線網,京唐、京濱城際鐵路聯絡線等城際鐵路網以及結合既有鐵路通道形成的市域、市郊鐵路網絡建成,將實現“軌道上的京津冀”。
五年內八通線有望南延
本市還會在未來五年推動八通線南延、M7線東延等多層次軌道線網建設,完善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其他新城及周邊區域的軌道連接。結合環球影城等功能區規劃,進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軌道網規劃并推進建設。
結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優化調整東六環路、東部發展帶聯絡線、京哈高速等道路功能,建設廣渠路、通懷路、潞苑北大街等主要道路,研究構建副中心快速環路,推動建設北京東站和北苑等客運樞紐。
構建公路“客內貨外”網絡格局
本市還將優化調整國家高速公路通道功能,構建“客內貨外”的網絡格局。建設京新高速,形成西北部貨運通道,緩解京藏高速交通壓力。建設京臺高速、京秦高速、承平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通州大興段),加強京津冀區域公路互聯互通。加快西向高速公路建設,對接太行山高速公路。圍繞冬奧會、世園會交通保障,重點建設興延、延崇等高速公路。“十三五”期間計劃建設高速公路300公里以上。
加快新規劃國道建設,完成G230(良常路南延段)、G335(寶碾路段)、G234(延琉路、延康路段)等項目建設。圍繞重大活動和重點功能區交通保障,推進昌赤路、磁大路、漷小路、孔興路北延等公路建設。“十三五”期間,計劃完成普通國道建設約105公里,普通國市道二級路以上比例達到79%,計劃完成市道新、改建里程約150公里。
打通中心城“三環半”主干路
道路系統將更加完善,交通可達性將大大增強。“十三五”將新建西外大街西延、姚家園路、麗澤路等快速路,基本建成城市快速路網。完善城市功能區和樞紐周邊主干路網,打通中心城“三環半”主干路系統。以中心城為重點推進次、支路建設,打通“斷頭路”,消除“瓶頸路”。有重點、有步驟地開展重點地區的交通綜合治理。
環京津冀將建大型貨運樞紐
此外,本市還將編制完善物流園區(貨運樞紐)規劃,將區域性物流園區向中心城外有序疏解。在京津冀交會的京東、京東南、京南、京西南方向,將規劃布局若干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在六環沿線規劃建設一批服務于城市配送的物流園區。同時,有關部門將整頓規范現存六環內的物流和貨運場站,研究將符合條件、發展良好的貨運場站納入規劃。
“十三五”期間,本市將重點推動京南昌達、北京新機場、馬駒橋等7個貨運樞紐新改擴建工作,推進通州物流園區前期研究工作。 本報記者 孟環 J147
“十三五”期間擬建客運樞紐方位圖
交通部門將研究推動機場快線“空巴通”、 鐵路快線“鐵巴通”、精品班線、商務快客等特色客運業務。
在京津冀交會的京東、京東南、京南、京西南方向,將規劃布局若干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在六環沿線規劃建設一批服務于城市配送的物流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