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安徽六安一養殖場內,6000多頭生豬浸泡在洪水中近20小時無法轉移,殖場主人與豬“揮淚訣別”
直接經濟損失偏多51%
6月30日以來,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及江淮、西南東部等地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給部分地區造成嚴重洪澇災害。截止7月3日,全國已有26省(區、市)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受災人口3282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與2000年以來同期均值相比,受災面積、受災人口、分別偏少6%、33%,但。
直接影響農業,價格的傳導效應將顯著推升CPI
華創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屈慶團隊在報告中警告稱,考慮到洪澇災害才剛剛開始,未來會進一步擴大,其導致的農作物受災面積和直接經濟損失也會進一步增加。洪澇災害的發生將顯著且。“如果洪澇形勢嚴峻,的確國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董德志團隊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
屈慶團隊對比了1998年和2010年兩次洪災對CPI的影響,1998年受國內產能過剩引發的經濟低迷和亞洲金融風暴共同影響,無論是整體CPI還是食品CPI都持續負增長,但洪災期間糧食價格迅速反彈,帶動CPI糧食分項在幾個月內反彈逾15個百分點;而2010年疊加4萬億投資引發經濟過熱影響,整體CPI沖到6%以上。
屈慶還建議關注對未來基建投資帶來的推動作用,“在此次洪澇災害過程中,多地發生嚴重的內澇,折射出我國城市地下管廊建設的滯后。未來,隨著洪水的退去,防洪和排水投資必將成為新一輪基建投資的重中之重,按照目前的城市排水能力來看,還遠遠不能滿足防洪的要求,未來仍有相當大的投資空間。”
洪災將顯著推升CPI和PPI
洪澇災害的發生,對國民經濟最為顯著且直接的影響就反映在“靠天吃飯”的農業上。而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一旦受到影響,就會通過價格的傳導效應對CPI和PPI帶來顯著的推升作用。華創證券報告指出。
具體來看:
其中受災較嚴重的7省市區的占比在32%左右,接近全國的三分之一。
此次受災地區蔬菜種植面積和畜類占比較高。蔬菜種植方面,15個省市區的蔬菜種植面積大概為0.16億公頃,占全國的比重達到74.6%,
洪災或使得本身偏緊的豬肉供給進一步下降。
洪澇災害也會對畜禽類帶來一定的影響,比如導致豬場、雞場被淹,災害過后可能爆發的疫情。受災嚴重的7個省市區的豬肉年產量大約在200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達到36%,其中安徽和湖北省的占比分別為4.7%和6%,禽類方面,7省市的禽蛋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為21.4%,安徽和湖北省的占比分別為4.2%和5.4%。
基本阻擋了南北之間交通路線,對于夏季的北菜南運帶來一定的影響,或加速蔬菜價格的反彈,同時近幾日雞蛋價格在經過前期較大幅度的下跌后開始反彈。
另外,洪澇災害會對交通運輸產生明顯的影響,比如截止7月3日,湖北省全省普通公路累計中斷669處,其中國省干線公路累計中斷301處、農村公路累計中斷368處;安徽省仍有19條國省道、縣道的48處路段受暴雨影響發生阻斷,全長約109.7公里。而且從降雨的氣象圖上可以看出,本次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長江流域,
一方面,洪澇災害會對農業生產帶來顯著的破壞,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
另一方面,洪災也會對交通運輸帶來嚴重影響,提高農產品運輸成本。雖然隨著農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天氣預報能力的增強,洪澇災害對農業的影響有弱化的跡象,但影響依然難以徹底消除。從歷史上的糧食產量數據我們可以清晰的發現,歷次嚴重的洪澇災害都對農業生產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通脹方面,屈慶團隊對比了1998年和2010年兩次洪災對CPI的影響發現:
1998年受國內產能過剩引發的經濟低迷和亞洲金融風暴共同影響,無論是整體CPI還是食品CPI都持續負增長,但洪災期間,受糧食產量大減和運輸成本飆升拖累,糧食價格迅速反彈,帶動CPI糧食分項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反彈超過15個百分點,也帶動整體CPI和食品CPI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升。
2010年洪災期間,洪災引發的農產品產量下降和運輸成本上升,疊加4萬億投資引發的經濟過熱,推動食品價格快速上升,帶動CPI食品分項飆升,最終使整體CPI沖高到6%以上,迫使央行不得不在短短一年半之內5次加息、12次加準,以抑制通脹和經濟過熱。
2010年CPI同比增長3.3%,其中食品項增長7.2%,非食品項增長1.4%。董德志團隊指出,與其它年份相比2010年可以歸屬為通脹年份。分項來看,2010年糧食、菜、干鮮瓜果、蛋、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及居住項漲幅異常。
其中,糧食和干鮮瓜果2010年各月份環比普遍高于歷史平均,同時11月和12月環比明顯異常;菜、干鮮瓜果、蛋、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及居住項則是下半年漲幅超越歷史均值,該時點與洪水爆發月份——7月相近。
綜合來看,由于洪澇災害會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運輸,無論對CPI還是對PPI都會產生顯著的推升作用。屈慶指出,考慮到2015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明顯強于1997年,那么受此影響今年的洪澇災害也將大概率強于1998年,未來洪災或將對CPI和PPI產生比過去更強的推升作用,值得高度警惕。
洪災將帶動基建投資利好城投債
除了對通脹的影響外,在此次洪澇災害過程中多地發生嚴重的內澇,折射出我國城市地下管廊建設的滯后。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基建投資占比超過20%,而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又是基建投資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比超過10%,排水和防洪投資同樣也是城市市政投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比同樣超過10%,防洪和排水投資近年來一直是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的重點。未來,隨著洪水的退去,防洪和排水投資必將成為新一輪基建投資的重中之重,按照目前的城市排水能力來看,還遠遠不能滿足防洪的要求,未來仍有相當大的投資空間,將對未來基建投資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從歷史經驗來看,屈慶發現,歷史上4次防洪排水固定資產投資高峰期中有2次伴隨著洪災高發期,分別對應著98年和10年洪災,也說明了洪澇災害和防洪排水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度相關性。即使近年來防洪排水固定資產投資高峰期投資增速高點呈現下降趨勢,但隨著基數變大,不大的投資增速對應的新增投資規模其實很大。
報告認為,未來防洪排水等城市基建投資的增加也將使得城投繼續承擔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的職能,將從兩方面利好城投債:
首先,目前城投企業普遍不缺錢,如果增加未來投資計劃那么城投企業職能仍將得到充分發揮,減輕了部分城投因業務萎縮導致的關閉轉型風險。
其次,提高了城投困難時政府救助的概率。
從過去一周新聞報道和中央氣象臺公布的降雨圖來看,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這五個省的降雨強度較大。
微信公眾號債券圈分析稱,歷史上,發行過城投債用于防洪建設的城投平臺,大概率在今年的洪災后有進一步的建設資金需求,并可能有相應的政府政策對應。建議關注重點區域。據其統計,上述五省募集資金(全部或部分)用于防洪建設的城投債有:
江蘇:10鎮江水投債、12武進城投債、12淮安水利債、13鎮水投債、13太倉城投債、13宜環科債、13泰州債
安徽:12宣城債
江西:13匯豐城投債、14贛四通債
湖北:無
湖南:09潭城建債、10長沙城投債、11婁底城投債、14醴陵國投債
對于債券市場來說,發改委去年推出的專項債之一為城市管廊專項債,其統計受災五省中,發行過的城市管廊專項債有:
16金寨專項債(安徽六安)、16銅建專項債(安徽銅陵)、16岳陽專項債(湖南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