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去年運營商承諾網絡提速降費。年終盤點,運營商宣布資費調整目標已經達成,消費者卻沒感受到資費有多少減少。原因何在?
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去年運營商先后都做出了提速降費方案,逐級執行。不過,這些方案卻并不能讓所有老百姓都滿意,年末時分,運營商統計數據也顯示,基本都達到了一開始所設定的下降30%的目標。那么,為什么數據和大家的感受差距這么大呢?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解釋說,其實運營商去年主要是提速不提價。
鄔賀銓:就因為總的費用沒有降,但是速度提上去以后,平均回到每一兆的費用是降下來的,你不能說沒降,只不過它絕對值不降,相對值都是降了。
目前我們通訊上的速度和價格與世界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未來提速降費空間仍然存在。
鄔賀銓表示:絕對資費,中國資費是低的,但是相對人均收入來講,中國資費是高的,至少在全世界排名七八十名,排在我們前面的像香港資費就比較低,人均的資費,像美國人均的資費,所謂人均是相對于年均的收入,我們人均收入跟人家人均收入比差好幾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