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政府日前下發《關于進一步落實涉企政策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多項促進房地產企業健康發展的具體舉措。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各地樓市分化加劇,因城施策將成為未來房地產刺激的主流。重慶為2016年第一個發布系列刺激政策引導房地產企業走出低谷、激發房地產活力的城市,未來將會有更多城市跟隨。
意見提到,對房地產企業所得稅預售收入的計稅毛利率由20%調整為15%,非普通住宅、商業、車庫的土地增值稅預征率由3.5%調整為2%,普通住宅土地增值稅預征率執行1%。對房地產企業經批準建設且建成后無償移交政府部門的學校用地,暫不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未中標的土地競拍保證金返還時間由3個工作日縮短為1個工作日。通過合并、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部分實物資產及其相關聯債權、債務等一并轉讓的行為,不屬于營業稅征收范圍,其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征收營業稅。在企業落實債權債務責任和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對被兼并企業逾期、到期的銀行貸款給予展期或轉貸,對兼并重組后的企業綜合授信給予并購貸款支持。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雖然銷售情況表現良好,但房地產市場自身依然存在嚴峻的庫存問題。化解庫存成為中央高層關注的焦點,將成為今年政策核心。各地樓市分化,因城施策將成為未來房地產刺激的主流。重慶作為2016年第一個系列發布刺激引導房地產企業走出低谷、激發房地產活力的城市,將會有更多城市跟隨。
張大偉指出,2015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壓力巨大,2015年GDP同比增長6.9%,20多年來首次跌破7%。投資及出口表現不佳成為拖累經濟增長的兩大主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而固定資產投資之所以增長緩慢,主要受到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回落幅度較大影響,且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去年以來持續下滑。此外,房地產業不僅對宏觀經濟造成較大負面影響,由于房企整體購地意愿低迷,地方土地出讓收入大幅回落。
分城市來看,一線城市最被標桿房企看好,三四線庫存絕對值過高,2016年市場分化的趨勢將依然延續。預計2016年的上半年房地產救市政策依然會持續,樓市政策繼續寬松。但在分化的市場格局下,房地產依然面臨巨大的風險,特別是一線城市的地王對房價上漲的要求非常高,未來重點二線城市有可能成為市場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