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網站1月19日訊 統計局今天上午公布2015經濟數據,2015年GDP增長6.9%,創25年新低。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6.8%,刷新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低水平,當時為6.6%,次低點為2015年三季度的6.9%。
民生宏觀分析認為,2015年經濟整體幾乎是“平”的,但內部結構發生了較大改變。正向貢獻主要來自于金融業與房地產業:金融業貢獻增加(2014年四季度0.95%提升至目前的1.31%,以下數據皆為同期),前半年主要靠牛市的金融民工(二季度日均交易額峰值達到2萬億),后半年主要靠貸款的銀行民工(2015年新增貸款同比增速高達15%,而2014年僅為9.8%);房地產銷售回暖下的房地產業貢獻增加(0.11%提升到0.29%)。反向拖后腿主要來自于工業與建筑業:傳統工業在產能過剩、杠桿高企、庫存過多的三座大山下負重前行,基本供過于求、價格跌成白菜、利潤下滑不止的局面沒有改變,工業貢獻從2.29%降低至1.92%,穩增長的邊際改善難以完全對沖下滑,工業增加值不見起色,2015年累計增速6.1%為危機以來最低值;建筑業貢獻下滑(從0.71%降至0.42%),主要原因包括,房地產由于老齡化與高庫存,銷售并未能有效傳導至開工,基建雖然刺激政策頗多但效果并未有效釋放。
展望2016,經濟下臺階是必然,或許真的要跟7%說再見。房地產人口老齡化同時庫存高企,制造業面臨去產能且“銹帶”重生需時間,出口尚未企穩疊加匯率波動喜憂參半,基建是唯一的依靠但是也是托而不舉,金融業的繁榮不可持續,房地產銷售已經回落,下臺階幾成定局,預計2016GDP增長6.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