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人民幣貸款低于市場預期主要由于信貸需求疲弱,以及信貸風險上升導致商業銀行放貸審慎。”澳新銀行15日針對當天發布的12月信貸數據分析稱。
澳新銀行認為,近期而言,央行的政策重點仍將是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此外,去年6月和8月中國股市大幅動蕩引發央行降準,參照這一歷史,我們認為央行最早將于本月降準50個基點。在降準之后,央行可能降低常備借貸便利的利率,來引導市場利率進一步下行。
中國2015年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大幅下跌至5,978億元,遠低于上月的7,089億元,也低于市場預期的7,000億元。此外,12月社會融資總額上升至1.82萬億元,高于11月的1.02萬億元和市場預期的1.15萬億元。
澳新銀行認為,社會融資總額的上升意味著,12月表外融資再度攀升。委托貸款增加了3,519億元,銀行承兌匯票和信托貸款則分別上升了1,515億元和37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債券融資凈值和非金融企業股權融資分別上升4,701億元和1,532億元,反映出資本市場融資出現上升。
12月的廣義貨幣m2的增速為13.3%,低于11月的13.7%,也高于政府2015年所設定的12.0%的目標。M1增速上升至15.2%,低于上個月的15.7%。盡管12月表外融資出現上升,2015年全年,社會融資總額中新增人民幣貸款所占比率上升至73.1%,高于2014年的59.4%,這反映出經濟去杠桿化過程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