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四問熔斷機制:萬億市值蒸發 相關部門是否應該被追責
來源:新文化報 發布時間:2016-01-11 15:10:01

1月4日逾4.24萬億市值蒸發,1月7日逾3.8萬億市值蒸發,廣大投資者因此蒙受了重大損失。一位期貨界人士指出,難道僅僅宣布暫停熔斷機制就此了事?有關部門是不是應該追責,給市場一個說法!

剛剛過去的一周,中國A股市場成為全球金融界人士關注的焦點。在2016年的前4個交易日中,A股因觸發熔斷而兩度提前休市,周四全天僅交易14分鐘。面對來自外界的巨大壓力,在證監會的統一協調之下,三大交易所在1月7日深夜不得不宣布自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機制。

A股熔斷機制僅實施了4個交易日就告暫停,這無疑是令管理層尷尬的一件事。對于外界來說,無人能說清楚熔斷機制將如何改進,何時才會恢復,也不知道未來會對A股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一切都是未知的。

“烏龍指”催生的熔斷機制

老股民或許還記得,2013年8月16日A股市場爆發了“光大烏龍指事件”,成為管理層推出熔斷機制的導火索。

這一天,光大證券自營部門發生交易系統錯誤,在進行ETF套利時下單234億元。最終成交72.7億元,大量買單瞬間推升滬指5.96%,造成當天A股和股指期貨市場大幅波動。同年8月29日,證監會主席肖鋼主持召開了一場針對光大證券“烏龍”事件后續處置及加強監管的討論會議,上交所正式被要求開始研究“熔斷機制”。

2013年11月28日,肖鋼在“上證法治論壇”的演講中首次公開提及熔斷機制。他稱:“比如熔斷機制,當交易出現特別異常情況時,如2分鐘內股票暴漲5%,就要暫停交易10分鐘,有些交易需要取消,這在一些境外市場是普遍做法,但目前我國沒有明確具體的法律規定。因此,遇到類似情況,證券交易所不能采取熔斷或取消交易的措施,投資者跟你打官司、上 訪,交易所就很難講清楚。”此時,人們開始意識到,A股市場將迎來熔斷機制,然而此后再無下文。

直至2015年夏天爆發股災之后,監管層才開始加快腳步推出熔斷機制。2015年9月6日,證監會發布通報稱,“下一步將彌補監管漏洞,完善市場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實施指數熔斷機制方案,嚴格管理和限制程序化交易,抑制股指期貨過度投機,規范股票融資業務。”出人意料的是,上交所、深交所與中金所在次日即聯合發布《關于就指數熔斷相關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此舉標志著熔斷機制正式進入讀秒階段。

2015年12月4日,三大交易所對外發布指數熔斷相關規定,同時宣布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實施前已經爭議不斷

證監會推出熔斷機制的初衷在于穩定股市,其主要功能是為市場提供“冷靜期”,避免或減少A股大幅波動下的匆忙決策,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漲助跌效應,為應對技術或操作風險提供應急處置時間。不過,有業內人士卻對證監會大力推動的熔斷機制提出了異議。

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2014年接受新文化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目前實施指數熔斷機制的條件不夠成熟,市場對熔斷機制的認識還不夠,實施效果也存在不確定性,“既然A股已經有了漲跌停板限制的防火墻,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宜推熔斷機制。平心而論,不宜對熔斷機制抱太大期望。”

在熔斷機制征求意見期間,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桂浩明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他曾公開表示,熔斷機制主要是防范特殊情況下市場的極端現象,這意味著,熔斷機制在我國實行漲停板制度下作用不大。值得留意的是,一旦實施熔斷機制,當日跌幅觸發熔斷閾值后,市場該如何演繹?業內仍存在較大爭議,有待市場的實踐。

雖然這些業內人士在熔斷機制推出前就已經預料到可能出現的情況,但他們的意見并未被管理層采納,熔斷機制在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正是因為如此,證監會在1月7日晚做出的“(熔斷機制)有關方案經過了審慎地論證并向社會公開征求了意見”的表述才在網絡上受到大面積抨擊,被認為是在為自己尋找借口。

改進方向或為提高觸發閾值

在暫停實施前,熔斷機制設置5%和7%兩個閾值。其中,觸發5%熔斷閾值將暫停交易15分鐘,如果在14時45分及之后觸發5%的閾值則暫停交易至收市,當指數觸發7%的熔斷閾值則直接暫停交易至收市。

根據三家交易所在此前的表示 ,在保留10%漲跌幅限制的前提下,可選的指數熔斷閾值有限,5%和7%兩檔閾值是三家交易所在對過去11年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測算基礎上提出的。其中,5%作為第一檔閾值可以兼顧設置冷靜期和保持正常交易的雙重需要;觸發7%的情況雖然較少,但屬于需要防范的重大異常情況,應當一并考慮,以此阻斷暴漲暴跌等極端異常行情的持續。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問題恰恰出在5%和7%兩個熔斷閾值上面。”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未來一段時間,證監會將組織有關方面研究改進方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不斷完善相關機制,其中最有可能的完善手段是上調熔斷閾值,將5%和7%兩個熔斷閾值調整為7%和10%,抑或是調整為5%和10%。

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宏皓表示,如果要實施熔斷機制,就應該首先取消漲跌停板,并恢復T+0交易制度,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學習美國股市進行多級熔斷。

宋清輝則認為,熔斷機制是可以保留的,前提是要慢慢擴大漲跌停板的幅度限制,由上下浮動10%逐漸變為12%、14%、16%、18%乃至20%,熔斷機制第一閾值則隨著漲停幅度的擴大慢慢變為6%、7%、8%、9%和10%,第二閾值逐漸擴大為9%、11%、13%、15%和17%,這種方式能夠讓股市的波動范圍增大,兩個閾值的范圍也逐漸擴大,“磁吸”效應會慢慢消失。當漲跌停板幅度達到20%之后,等到市場穩定,可以開始對藍籌或上證50成分股進行T+0測試,待T+0落實、每日收盤時漲跌停個股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取消漲跌停板限制并引入個股熔斷機制,整個市場的防火墻就交給熔斷機制。

一問

是否應該追責?

熔斷機制被緊急叫停,外界將此舉視為救市的重要舉措。但與此同時,證監會依然遭受外界的質疑。

“有人說熔斷機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停止,這種說法太可笑了。要知道,機制改革怎么可能會立馬見效呢?更何況是一個不正常的市場前提。”中國外匯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期貨界人士告訴新文化記者,熔斷機制對市場產生的后果完全可以通過仿真交易進行測試,從現在的情況看,熔斷機制在推出前很可能沒有做過這樣的測試,否則不應該對負面作用沒有預案。

這位期貨界人士認為,1月4日,4.24萬億市值蒸發,1月7日,逾3.8萬億市值蒸發,廣大投資者因此蒙受了巨大損失。難道僅僅宣布暫停熔斷機制就此了事?有關部門是不是應該追責,給市場一個說法?

二問

證監會正面臨人才危機?

1月9日,前證監會副主席、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李劍閣在第二十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發表演講,針對近期股市發生的熔斷問題接連發問:“去年6月份出現危機,為什么每次證監會在市場的逼迫下每天晚上都要出現新的政策調整?你事先在哪?為什么沒想到?”“既然在(實施)4天后宣布暫停熔斷機制,說明在去年緊急狀態下我們出臺的一些監管措施,或者說出現的一些政策條款是倉促的,是粗糙的。”

“如果監管部門的人才危機不解決,中國股市的危機還會一波一波地到來。”李劍閣直言。

“我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危機,就是監管部門的人才危機。”李劍閣稱,證監會正在面臨人才外流內耗,出現大規模離職潮,“外流的情況我覺得非常嚴重,前不久我到東南沿海某個省調研金融機構,發現這些機構所擁有的人才條件,大大超過了證監會的素質。”

“如果不是一流的人才,去監管一流的人才,這個市場能不能監管好?我想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李劍閣說,“因為我看到在這些金融機構里,有許多是我們的政府流失的官員,有許多是華爾街回流的精英人才,還有一些是在資本市場上從建立股票市場以來一直在里面摸爬滾打的本土專家,這些人的組合我看了后非常驚訝,感到我們監管機構的人才危機非常嚴峻。”

三問

證監會領導是外行嗎?

2015年夏股市大幅波動期間,證監會的救市舉措給人“落后市場一拍”的感覺。更有甚者認為,證監會的一系列舉措之所以不夠給力,主要因為證監會的領導都來自銀行系統,缺少證券行業的履歷,所以在制定和出臺政策時才會顯得非常外行。這一觀點是否站得住腳?

新文化記者對證監會現任領導的履歷進行了梳理。目前證監會領導班子設主席1人、紀委書記1人、副主席3人和主席助理2人,簡短履歷如下:

證監會主席肖鋼和紀委書記王會民,二人分別在2013年3月和2014年1月履新證監會,此前均沒有過證券行業從業經驗。

副主席方星海,1998年8月起先后任中國建設銀行集團協調委員會辦公室主管、中國銀河證券公司經營管理委員會秘書長,2001年7月起任上交所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副主席李超,2000年6月起擔任證監會辦公廳副主任,之后歷任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2015年9月重新回到證監會,任副主席、黨委委員。

副主席姜洋,1998年起任證監會機構監管部主任,此后一直在證券系統工作,歷任上交所總經理、證監會主席助理等職。

主席助理黃煒,自1998年9月擔任證監會稽查部綜合處處長,今年是其在證監會的第18個年頭。

主席助理趙爭平,2000年2月起在證監會政策研究室擔任副局級干部,歷任鄭州商品交易所黨委書記、總經理,辦公廳主任、黨委辦公室主任等職務。

“雖然肖鋼在擔任證監會主席之前一直在銀行系統工作,可能對證券業務不太了解,但是證監會做出的每一項重大決策、出臺的每一個規章制度都不可能是他一個人拍板決定的。”宏皓表示,證監會和滬深交易所不乏業內精英人士,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和方星海等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能簡單地歸咎于證監會領導不懂業務。

四問

尷尬之后能否真心反思?

“這無疑是一件非常打臉的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相信相關部門一定會反思。”宋清輝告訴新文化記者,現在的問題在于,相關部門在反思之后能否進行有效的改正。

宋清輝說,其實證監會對股市結構的設計早在十數年前就埋下了隱患,證監會目前所面對的已經不是“熔斷機制是否是暴跌元兇”這樣的問題,而是研究自己未來在市場中究竟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從表面上看,熔斷機制在A股市場水土不服,實際上是A股市場長期以來過度行政管制和過度行政保護的必然結果。”董登新認為,雖然經歷了20余年的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A股的市場化程度仍然比較低,以至于投資者對于行政手段干預市場習以為常,這也是每當股市大跌時就會有人高呼“政府救市”的一個重要原因。市場要想發展、成熟,就必須走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道路。

“熔斷先生”肖鋼

中國股市在開年的第一周即震撼世界,下跌超過14%。盡管經歷過2015年下半年的巨大調整,對于中國股市來說,這場劫波似乎更加浩大。

一項新的制度,從征求意見到頒布實施,不到半年時間,然后生效不到四天,就把整個市場攪得昏天黑地,最后不得不選擇暫停。中國證監會的每一個決定或許都不容易,但對于廣大股民來說,這種決定背后付出的代價卻是慘痛的。

最受爭議的職位

作為證監會的掌門人,今年58歲的肖鋼成為股民在網上“討伐”的對象。要求其“下課”的聲音極其強烈,甚至有網友“曹山石”稱,肖鋼本人已經不再主持證監會的工作,這個消息在周末就會公布。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網友的推論,并且未經證實。

作為一個只有25年歷史的股票市場,中國股市極其不成熟,散戶和不專業投資者占據絕大多數,導致真正的價值投資在這里失去了價值。作為管理整個市場的舵手,證監會的主席歷來成為大家討論的對象。不過,根據網上的民意,大家對最近幾任證監會領導都頗有微詞。

網上流傳一副對聯,概括了最近三屆證監會領導在任時的業績:上聯是“十年一覺上浮零”,下聯是“一朝醒來哥輸清”,橫批是“熔斷削光”。盡管有些惡作劇的嫌疑,卻也說明了這十多年來,中國股民的艱辛。

金融界“少壯派”肖鋼

現任證監會主席肖鋼,2013年3月接替上任僅506天的郭樹清主政證監會,成為當時“一行三會”領導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從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職位調任證監會主席,肖鋼被認為是金融界的“少壯派”,外界對他也寄予了厚望。

后來很多人回憶,肖鋼走馬上任之際,正好趕上了新一代領導人大刀闊斧施展反腐與改革的新政之際,所以肖鋼很快在業內樹立了鐵腕治市的形象。上任后不到兩年,肖鋼便成功砍下了三板斧:嚴懲欺詐上市,解開IPO魔咒,堅決推行滬港通。

在2015年中國股市遭遇巨大調整以來,至少在媒體眼里,肖鋼依然是一位惜字如金、手段鐵腕的證監會主席,很多美譽之詞也用在了他的身上。但是,這一切都在2015年6月之后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中國股市從最高點5178暴跌至2850,創造了歷史最大跌幅。每當這個時候,中國股民們總是喜歡把情緒撒到管理層上面,肖鋼自然成為眾矢之的。在2015年年底,路透社就曾曝出,北京已經在考慮替換肖鋼了。

一位被套牢的股民給肖鋼的一封公開信里這樣寫道:在銀行系統工作期間,您曾成就顯著:執掌中國銀行十年內,中國銀行完成了首次公開發行。但是再多夸贊也安撫不了我們饑腸轆轆的錢包。2016年,你能帶領股市從危機中沖出來、讓我們的錢包鼓起來嗎?

新年之初,中國股市再次震撼世界,四個交易日內熔斷四次,創造了奇觀,然后又迅速暫停熔斷制度,雖有勇于認錯的態度,卻讓其他市場看了笑話。一個舶來品,再次攪動了剛剛企穩的中國股市。加上人民幣貶值壓力,全球經濟低迷,讓中國股市一片哀鳴。

熔斷機制的背后

在很多同行眼里,肖鋼是一個認準了一件事便會堅持到底的人。盡管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自己上學時數學并不好,學金融并非他的本意。但是從1981年開始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以來,他已經在這個領域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也算是較有資歷的人了。

據媒體報道,肖鋼很少公開露面,但在出席某些論壇和會議時,總會提起“風險防控”這個詞。在他的眼里,當年提出的“熔斷機制”一直沒有從計劃中抹去。

2016年的第一周,市場所有的關注點都在A股上,哪怕人民幣不斷暴跌,大眾的焦點依然在股市上。股民們在哀嘆口袋里的錢被熔斷機制切掉了之后,苦中作樂之余,翻開了當年肖鋼接受鳳凰衛視采訪時的一段視頻。在視頻里,肖鋼稱自己這一輩子記做的唯一一件正確的事,就是娶對了老婆。

“他說的對極了。”一位網友這樣評論道。 據《界面》

2015年上半年,A股市場一路高歌猛進,仿佛要一鼓作氣將6124點的歷史高點踩于腳下。但經歷了2015年夏天的股災之后,下半年的股票市場變得風聲鶴唳,很多利用融資杠桿操作的股民被洗劫,即便是普通的中小投資者,也將上半年的盈利悉數回吐,賬面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虧損或是盈利的大幅縮水。

2016年,A股市場出人意料地迎來了“開門黑”行情,這無疑為全年行情走勢蒙上了陰影。

2016年,A股投資者還有的賺嗎?

投資者

從盈利90%到虧損超10%

“如果有后悔藥賣,我一定買。”1月6日,在與新文化記者聊起2015年的投資感悟時,長春股民司迪如是說。

18年投資經歷,司迪卻在2015年栽了大跟頭。“我以長期持有價值股為主,這也算普通股民中的另類吧。”雖然2012年、2013年、2014年的行情都不是特別好,但司迪選取的價值股由于基本面非常好,每年都取得了20%的收益,這更加堅定了他持有價值股、長線投資的信心。

2015年初,他買入一只業績每年保持20%以上增速的價值股。2015年上半年,這只股票一度為司迪帶來超過90%的盈利,由于看好這只股票的發展前景,司迪沒有選擇獲利了結。2015年6月15日,大盤見頂回落并拉開了一輪股災的序幕。彼時,雖然個股跌幅都非常大,但司迪持有的價值股跌幅十分有限,這也進一步堅持了他持股的信心。然而,從2015年7月初開始,千股跌停的場景開始頻繁上演。基于對市場和管理層的信心,即便是股票賬戶在不斷地縮水,司迪仍然選擇繼續持有。

“從最高時盈利90%,一路壓縮至20%,那種經歷真是很折磨人。”司迪告訴新文化記者。2015年7月9日,在多部門聯合救市的影響下,A股市場終于迎來了大奇跡日走勢,雖然司迪持有的股票最初時也跟風上漲,但接下來的行情卻是以創業板股票、題材股為主,結果還是跑輸了大盤。至2015年12月31日,司迪賬面上的盈利已經低于10%。

2016年的前4個交易日,A股市場兩次因為觸發熔斷而提前閉市,司迪所持有股票不可避免地出現下跌,而且賬面上還出現了10%以上的虧損。“辛苦了一整年,最終卻是這樣的結果,真的很難接受。”司迪說。

新浪財經日前進行的一份調查顯示,2015年,在經歷了牛市和股災的輪番洗禮之后,有四成股民虧損,一成股民持平,五成股民盈利。

擔憂

“開門黑”不代表A股全年走勢

“很多人都分析‘2016年將呈現慢牛走勢’,從最近幾個交易日看,我真的沒信心。我看市場并沒有走出過去炒作績差股、題材股的怪圈,投機炒作仍沒得到有效遏制。”1月5日,長春股民王清毅告訴新文化記者。不少資深股民憑經驗說,一年首個交易日的市場走勢就是全年走勢的縮影,那么1月4日出現大跌,是不是意味著全年走勢也不容樂觀呢?

新文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6年的前4個交易日中,A股市場有兩個交易日因為觸發熔斷而提前閉市,這無疑極大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為數眾多的投資者開始對大盤的后市走勢、乃至全年走勢產生悲觀情緒,擔心2016年的市場會以一根年度陰線報收。“人民幣不斷貶值,宏觀經濟也不理想,還有700家左右的新股在排隊等待發行。與此同時,增量資金入市的步伐卻非常緩慢,A股市場要想維持慢牛走勢顯然缺乏基礎。”股民李艷麗表示,“2016年還是多看少動、見好就收比較好。”

對于投資者的擔憂,國內著名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認為,“開門紅”或是“開門黑”并不能代表A股市場全年走勢,這從以往的數據就能進行佐證。2013年的股市倒是出現了“開門紅”,但全年卻以下跌告收;2014年,股市開門三連黑,但全年上漲幅度超過50%;2015年股市“開門紅”也帶領2015年股市最終上漲了近10%,但發生在2015年的股災卻讓投資者損失慘重。

“大家沒有必要過度看重新年的首個交易日究竟是‘開門紅’還是‘開門黑’,其與年度行情之間并沒有必要而直接的關系。”皮海洲說。

支招

如何保值增值

說一千道一萬,廣大中小投資者最為關心的還是2016年的市場究竟是牛是熊,如何操作才能跑贏大盤,才能讓自己的財富在股市中保值增值。在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2016年是中國農歷猴年,從年初幾個交易日的市場走勢來看,2016年的市場可能既不是熊市也不是牛市,而是猴市,上躥下跳可能會成為2016年市場走勢的主要特征。

“雖然管理層一直在倡導價值投資,但考慮到中國股市的實際情況,投機炒作之風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遏制,概念炒作仍將在2016年大行其道。基于這樣的判斷,建議投資者在2016年一定不要滿倉操作,要注意把握市場的炒作節奏,特別是個股的輪動性炒作機會。”宋清輝建議說。

皮海洲則表示,2016年的市場的確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這其中既包括注冊制的推出,也包括上海又將推出戰略新興板,同時市場還將面臨巨大的解禁壓力和新股發行壓力。2016年的市場究竟會是牛市還是熊市,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股發行節奏。如果管理層能夠把握這個節奏,并加快引入長期資金入市的步伐,那么2016年股市走出慢牛行情并非沒有可能。

“如果注冊制真的在年內實施,那么市場的規則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皮海洲說,2016年,投資者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密切關注政策面的變化,同時要對新變化認真學習,才有可能打好2016年的財富保衛戰。

“2016年A股走勢‘前低后高’應是一個大概率事件。”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2016年上半年,GDP可能還會繼續下行,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仍將受到考驗,這是股市可能會走低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旦注冊制真的實施,將會終結股市調整,這對中國股市是最重大的制度利好,它的影響是長期而深遠的。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2015年底,創業板平均市盈率仍高達109倍,這是明顯的估值泡沫,在注冊制正式實施前后,A股股價會出現明顯的結構性調整,其中,大盤股和藍籌股將面臨價值重估的機會,將是最為安全的一個群體。而高價小盤股和垃圾股將會有較大下跌空間,而大盤股及藍籌股則會有繼續拉升的空間。尤其值得關注的是,1元股將會成為垃圾股的代名詞。因此要想打好2016年的財富保衛戰,規避那些股價明顯高估,未來存在較大價值回歸壓力的中小創股票尤為關鍵。

標簽: 市值 相關部門 機制 被追責

猜你喜歡

零距離服務為企業送來“及時雨” 幫助企業解決發

多虧了省‘四送一服’工作組的幫忙,不僅促成我們與江南大學的合作,還幫助引進專家團隊...更多

2021-11-24 14:25:41

“跨界”炒期貨巨虧 豪悅護理承認未嚴格按規套期

近期豪悅護理(605009)跨界炒期貨巨虧的消息一度引起熱議,上交所也下發監管工作函對豪悅護理進行追...更多

2021-10-25 19:59:53

多家銀行遷移公眾號 “加減法”背后有何取舍?

作為重要的資訊輸出及服務窗口,公眾號早已成為越來越多銀行的標配,不過,繼近期部分銀行整合手機銀...更多

2021-10-21 22:35:12

電影《長津湖》上映七天淘票票口碑9.5分 連續打

截至10月6日,據燈塔專業版,電影《長津湖》上映7天以來累計票房已超26億元,連續打破13項影史紀錄...更多

2021-10-09 13:24:27

能源價格大漲引發連鎖反應 對國際糧食價格的刺激

國際天然氣產量供不應求刺激其價格飆升,尤其按照歐洲天然氣交易的基準,荷蘭產權轉讓基金(TTF)中心...更多

2021-10-09 09:33:10

2025年版權業增加值GDP占比達7.5% 知識產權保護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顯。...更多

2021-09-23 22:10:34

愛樂達發布公告:實控人擬合計減持公司不超2.18%

9月10日晚間,愛樂達(300696)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范慶新、冉光文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大...更多

2021-09-13 15:43:27

販賣情懷遇上新秀崛起 老字號汽水四面楚歌的狀況

摩奇桃汁、袋兒淋、瓷罐酸奶、旭日升……這些80后曾經攢著零花錢才能買的飲料,如今在市場上卻是四...更多

2021-09-13 15:11:37

北京今年將繼續評出100個網紅打卡地 涉及10大主

9月8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委網信辦、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指導,北京市旅...更多

2021-09-08 15:16:54

安徽:強化制度保障 規范秩序讓市場主體跑得更快

從規范市場主體登記管理、企業信用約束和失信懲戒到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市場監管領域近...更多

2021-09-08 08: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