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經濟的關鍵詞是什么?
面對上證報記者的問題,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趙揚說,2015年全球經濟的關鍵詞是“分化”;中國經濟的關鍵詞是“困難”。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費拉里將今年的增長描述為“起伏”。RDQ EConomics的首席經濟學家約翰·瑞丁則略顯猶豫,“很難用一個詞概括,大體上還不錯,但金融市場更有挑戰性。”
在金融危機爆發7年后的今天,美國敲響了加息的鐘聲,歐洲及日本央行有可能進一步寬松,新興市場則陷入不平衡經濟增長的角力。
“迎接‘通縮繁榮’期吧!”朗伯德街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黛安娜·喬伊列娃在一篇為英國金融時報所寫的文章中說道。通縮指新興市場以及大宗商品生產國的需求逐步下滑,而繁榮描述的是美國、歐元區及英國的家庭支出逐步上升。
裹挾在資本市場波動與經濟增長迷霧中,二十國集團(G20)、亞太經合組織(APEC)、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紛紛會晤,承諾協調政策、不會發起貨幣戰、建立命運共同體,并聯手應對世界經濟疲疾,而中國也在作出自己的貢獻。
這是一場與失衡世界的抗衡,全球決策者正在行動。
世界經濟陷入不平衡復蘇
位于威斯巴登的德語學會近日選出了代表2015年的熱詞,“難民”成為年度熱詞,排名第二的是“我們是查理”,排名第三的則是“希臘退歐”。
在某種程度上,這三個詞讓人們看到籠罩在歐洲大陸上的陰云。今年1月的一天,斯特凡納·沙博尼耶像往常那樣坐在木制會議桌前,等待和伙伴們一起討論他主編的法國諷刺漫畫《查理周刊》下一期內容,一場恐怖主義襲擊卻突如其來。包括他在內,12人的生命就此定格。此后的近一年時間內,法國恐怖襲擊警報不斷;11月13日晚上,一連串槍擊爆炸事件襲擊巴黎,造成100余人死亡。
海外媒體分析稱,令人憂心的地緣政治風險名單仍在擴大:恐怖主義、敘利亞沖突、一場可能破壞歐洲地區遷徙自由的難民危機、英國脫離歐盟的可能性、以及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的緊張關系,都在這份愈來愈長的憂慮清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