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投資]利率走廊時代開啟 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里
據央行微播11月27日消息,中國央行今日對11家金融機構進行了1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向市場注入資金,操作期限為6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央行今日MLF操作利率為3.25%,較10月時的3.35%操作利率下調10個基點。
這或許意味著中國央行正致力于打造新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該機制或正在逐漸形成。
中國央行曾在11月19日下調了分支行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隔夜、7天的SLF利率分別調整為2.75%、3.25%。央行表示,調整旨在加快建設適應市場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探索SLF利率發揮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結合當前流動性形勢和貨幣政策調控需要。
德意志銀行高級策略師劉立男在那時表示,央行下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不該被解讀成新的政策寬松,非所謂的“放水”。此次下調SLF利率表明央行建立利率走廊機制的嘗試愈加明確,這是向基于政策目標利率的新型貨幣政策框架過渡的關鍵一步。目前SLF利率正發揮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而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則代表了利率走廊的下限,利率走廊的寬度則被設定在100個基點。
德銀表示,雖然目前貨幣市場利率位于利率走廊下緣附近,市場對SLF的需求不高,但應關注到此次SLF利率下調更重要的市場影響,即利率走廊機制一旦建設完成,并能準確跟蹤央行政策,將會穩固市場對貨幣市場利率穩定性的預期,并能夠極大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降低實體經濟在借貸和債券市場中的融資成本。
央行研究局首席研究員馬駿等研究人員在11月17日發表在央行網站上的研究論文《利率走廊、利率穩定性和調控成本》中提出,我國在向新的貨幣政策框架的過渡中也應建立利率走廊機制, 以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動率,提升未來政策利率的市場認可度和基準性,為利率的有效傳導提供基礎。
所謂“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存貸款而設定的一個利率操作區間。走廊的上限一般為中央銀行的再貸款(或再貼現)利率;走廊的下限是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備付金利率。
海通證券(行情600837,買入)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10月指出,“利率市場化完成后,正逆回購招標利率將成為基準利率,加上 SLF、SLO、MLF 和 PSL 利率,構成了從短期到長期的利率走廊。其中SLF利率為隔夜和7天回購利率封頂,新傳導機制開始生效。”
而下調SLF利率與貨幣市場利率的方向并無必然聯系,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指出。“利率走廊”的含義是利率在走廊的上下限區間之內波動,即使在SLF利率下調之后,目前的貨幣市場利率距離“利率走廊”上限仍然有較大的距離。
不過,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買入)首席債券分析師明明認為,目前MLF的投放與跨年的中長期資金面緊張預期有關,此外投放時間仍然是在資本市場大幅波動之后。
近期,央行已進行過兩次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
10月21日,央行對11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共1055億元,期限為6個月,利率3.35%。截止10月末,MLF余額為5955億元。
8月19日,央行對14家金融機構開展共1100億元6個月期MLF操作,利率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