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銀行IPO二過發審會
本報記者 趙士勇 南京報道
兩輪牛熊交替,終于換來城商行上市的一隙陽光。
《華夏時報》記者從證監會[微博]官網上發現,在悄悄掛出的IPO申報企業名單中,江蘇銀行的審核狀態不知何時已恢復為“已通過發審會”,如果后面順利發行,這將是2007年以來首家上市的城商行,而在江蘇銀行的身后,還有5家城商行和5家農商行,其中有3家銀行在漫長的等待中選擇了赴港上市。
然而此時的地方商行已很難以當年的情境看待上市,在經濟下行周期和利率市場化的雙重擠壓之下,地方商行的資本充足變得捉襟見肘,而上市也由當年的錦上添花變成雪中送炭。
8年等待終于解鎖
2007年7月至9月,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3家城商行登陸A股上市,一晃8年過去,城商行上市每年都引發媒體的熱烈討論,但每年都是再無下文。
2007年1月正式掛牌的江蘇銀行,曾在開業時就立下3年上市的宏愿。到2010年6月,江蘇銀行果然如約進入上市輔導,并提交了上市申請文件,但此后卻是歷經坎坷,其間多次被媒體質疑,也經歷多次申報材料更新,直到今年6月才公布招股說明書的預先披露文件。
事實上,江蘇銀行早在今年7月1日就已經通過發審會,但是由于恰好碰到6月底開始的連續暴跌行情,而市場普遍預期,彼時銀行上市會加重市場負擔,而且上市后的走勢很不樂觀,甚至會遭遇破發風險。
因此剛剛過會3天后,證監會即宣布暫緩新股發行,剛剛被叫到號的江蘇銀行又重新回到了等候區。
11月13日,證監會網上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信息披露系統顯示,江蘇銀行審核狀態已變為“已經通過發審會”,這對于地方商行來說,不啻為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江蘇銀行的上市之路是十余家等待上市的地方商行的縮影。
根據證監會披露,除了江蘇銀行之外,目前等待上市的還有貴陽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等6家城商行,以及吳江農商行、常熟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江陰農商行等5家農商行,但是由于A股城商行排隊遙遙無期,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和盛京銀行均已轉道H股上市。
盡管如此,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均于今年5月宣布將回歸A股,徽商銀行擬發行不超過12.28億股A股,哈爾濱銀行則計劃發行不超過36.66億股A股。另外從今年以來,已經又有至少5家地方商行公開宣布了A股上市計劃,包括蘭州銀行、河北銀行、廈門國際銀行、西安銀行等。
上市前景難言樂觀
“地方銀行上市很緊迫,但是這么多銀行都指望上市救急也是不現實的?!碧K州一位農商行副行長坦承,即便江蘇銀行在年內能夠上市,但是在這種行情下,后面排隊的銀行還需要做打“持久戰”的準備。
據證監會11月12日披露,除了上述11家已反饋、受理的銀行,成都銀行雖然仍在排隊之中,但其IPO申請已處于中止狀態。
徽商銀行董事長李宏鳴曾在8月份表示,礙于目前國內金融情況,發行A股需要視國家政策而定,若近期不能成功發行A 股,為了滿足該行的資本需求,徽商銀行將考慮增發H 股或優先股。
鑒于如此眾多的地方商行上市計劃,今年5月29日,證監會在其官網發布“中小商業銀行發行上市審核的監管問答”,對審核中小商業銀行發行上市時重點關注的兩類、15個問題一一解答。其中主要內容包括風險管理、盈利能力、公司治理、內部職工持股等問題。而目前已經提交申請的地方商行無疑都或多或少存在所列上述問題。至于利潤增速下滑、資產質量惡化,已是銀行業不可避免的趨勢。
與銀行景氣度下滑直接相關的是,這些地方商行上市后的估值自然很難提升。
以在港股上市的重慶銀行、哈爾濱銀行、徽商銀行為例,3家銀行H股截至11月16日收盤價分別為5.7港元、2.34港元和3.41港元,較發行價分別破發5%、19%和3.7%。其中重慶銀行上市后便破發,一度跌至4.65港元。
而銀行的受追捧程度也可以從近兩年銀行股權交易的熱度感知。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包括平頂山銀行、江蘇銀行、河北銀行、大連銀行、寧夏銀行等近30家地方商行股東發布股權轉讓公告,其中城商行占據大多數。
從2012年5月到7月間,先后有大連銀行4000萬股股權轉讓、南昌銀行7652.6萬股股權轉讓、北京農商行8.5萬股和580余萬股股權轉讓、徽商銀行約4億股股權轉讓,但4家銀行掛牌轉讓信息至今已滿3年,仍無人“接盤”。此外,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廈門銀行、寧夏銀行股權也未能完成轉讓。安徽國元信托于6月5日在安徽產權交易中心掛牌,擬將其持有的安徽桐城農商行14.93%股權全部轉讓。
“銀行股權現在已經不是稀缺投資品了?!焙MㄗC券一位投行人士認為,“掛牌銀行股權要價往往包含很大的機會成本,如果能上市,買家自然能大賺,但是這個過程太長太復雜了。即便上市,能不能賣個好價錢恐怕也不好說,畢竟已經上市的銀行估值也不高,與其冒風險花高價買未上市銀行,還不如買上市銀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