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到2020年,在收入差距縮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的同時,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并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到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沒有貧困人口的脫貧,就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前我國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扶貧工作已經進入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越往后脫貧難度就越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實在在的小康,是不帶有任何水分的小康,那么在脫貧上就不能有任何水分。因此,我們在加大精準扶貧力度的同時,還要杜絕在扶貧上的弄虛作假。
一是要加大扶貧考核力度。針對一些地方認為扶貧是政績不大的工作,要提高扶貧在政績中的考核比重。“十三五”規劃建議已經指出,強化脫貧工作責任考核,對貧困縣重點考核脫貧成效。通過強化脫貧成效考核,讓地方政府知道,在扶貧上的付出是值得的,只要扶貧成效突出,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承認,也會得到上級的認可。
二是要加大檢查力度,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審計工作。首先檢查、審計要及時,不能等到時間過去了大半才發現問題、再進行整改,那樣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人力成本。特別是扶貧資金不能搞虛假投入,一旦虛假投入或者投入不準,那么損失將是難以挽回的。
三是要加大對虛假扶貧的打擊力度。對弄虛佳作的,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在追究過程中,既要追究直接責任人責任,也要追究相關領導責任。如果追究不精準,不但達不到懲處的目的,也是對能虛做假的一種變相鼓勵。很多時候,有的地方在責任追究上往往做得不到位,一些該追究的沒有追究,從而讓這些人在弄虛作假方面更加肆無忌憚。
扶貧事業來不得半點虛假。目前我們扶貧工作正進入關鍵時期,在今后5年多時間里,每一年的扶貧任務都相當繁重。如果一開始就弄虛作假、不認真,以后即使改正,也會使后面的扶貧工作難度增大。因而,要預防扶貧作假,使扶貧工作完全在健康的軌道上發展。
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一個有難度而可以完成的任務,但不能靠作假來完成,而是需要真真實實地下功夫。希望有關部門和地區認真落實好“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不要讓好政策在落實中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