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家電企業來說,這個秋天分外寒冷。白電銷售額整體下跌,“金九銀十”的神話徹底落空。根據中怡康發布的國慶期間三周銷售統計顯示,“冰洗空”白電三大件量價齊跌,空調銷量313萬臺,同比下跌8.1%,銷售額109億元;洗衣機銷量418萬臺,銷售額82.3億元,分別跌3.6%和2.3%,冰箱銷售345萬臺、銷售額108億元,跌3.6%、11.1%。
下半年宏觀經濟形勢疲軟,房地產增速減緩,受樓市影響,家電新增需求不足,導致了行業整體遇冷。但這只是一部分原因,究其根本,家電業普及性時期結束才是主要原因。大家電如冰箱、洗衣機在一級和二級市場完成普及,三四級市場需求在緩慢釋放,家電市場已經逐漸告別以需求和價格為主導的普及性時期,進入以存量市場為主導更新換代時期。家電廠商期望再現爆發式、粗放式的經營已經不合時宜。
進入平穩發展的“新常態”之后,家電行業最突出的兩個創新趨勢為:由核心技術創新帶動的產品升級和復制互聯網后端收費模式的產品物聯網化。
業內專家表示。注重對產品本身升級和創新的企業大多具備雄厚的資本和尖端的技術,對產品的不斷升級,可以讓他們在市場上獲得先機,進而提升產品和品牌的競爭力。諸如三星,在提升洗衣機的洗滌技術和洗滌效率上,三星創造性的提出“泡泡凈”、“泡泡頑漬浸”技術以及“超快洗”功能,利用技術的創新,提升了洗滌效率,縮短了洗滌時間,使產品更具競爭力。在完善冰箱的制冷技術和降低箱體內溫差浮動上,三星推出了全新的“3-2-1”制冷方案和精控保鮮技術,大幅提升冰箱的制冷效率和保鮮能力。對技術的極致追求和對產品品質的不斷升級是這一類型的企業贏得未來市場的有力武器。
物聯網是近一段時間內被提及最多的詞匯,這樣的趨勢和風潮也早已蔓延進家電業。除了產品以外,廠商考慮的更多的是家電以外的后端盈利鏈條。通過家電和互聯網以及銷售渠道的互聯,消費者可以實現足不出戶,便可獲得所需之物的效果,而家電廠商也可以通過產品后端網絡獲得利潤。目前物聯網冰箱的概念已經被提出,有些品牌已經將其實現,冰箱可以感應食物的保質期和種類,并且提供后端購買渠道,有專家表示,產品+服務的模式是此類廠商的創新發展新思路。
無論是對產品品質升級的注重還是對產品物聯網化之后后端產業的關注,都可能是未來家電業進入平穩“新常態”的發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