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9月15日-16日,由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鄭州綜合試驗站、河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豫北試驗站、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中藥材病蟲害研究室劉玉霞副研究員,河南省農科院資環所黃紹敏研究員,河南省農科院芝麻中心楊青博士等組成的省農科院中藥材專家團隊,先后前往南陽市淅川縣福森集團唐王橋金銀花種植基地和西峽縣太平鎮山茱萸基地進行田間指導和技術培訓。
在淅川縣福森集團唐王橋金銀花種植基地,種植戶正在扦插育苗。劉玉霞一行了解到,該育苗田為重茬地,前茬種植金銀花10年以上,由于土壤黏重、除草劑使用不當等因素造成金銀花死亡嚴重,已經給公司造成極大的損失。針對這種情況,專家從植保和土壤改良兩個方面提出了指導意見。劉玉霞建議在土壤中施入福美雙進行消毒,用多菌靈和吡蟲啉浸蘸插條,地膜覆蓋保濕防草,以綜合防控措施,杜絕病蟲草害的發生。黃紹敏指導基地進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育壯苗健苗,為大田移栽打好基礎。在大田種植方面,專家建議采用行距2-2.5米、株距1.5米的寬行栽培模式,便于機械化中耕除草,嚴禁使用除草劑等預防措施,延長金銀花生長壽命。
在西峽縣太平鎮山茱萸種植基地,專家發現山茱萸蛀果蛾危害比較嚴重。蛀果蛾俗稱食心蟲、萸肉蟲,以幼蟲蛀食果肉為害為主,使果實失去藥用價值,造成山茱萸產量下降,藥材品質變劣。依據山茱萸生長的山區地理環境及山茱萸蛀果蛾生活習性,專家提出以物理防治為主,如安裝驅避燈、懸掛性誘劑等,地勢稍微平坦的地方可以結合林下養雞、鴨、鵝等措施,減輕蛀果蛾的危害。
應“四優四化”項目山茱萸專項主持人的邀請,9月16日,專家團隊在西峽縣舉辦了中藥材綠色高效生產技術培訓會,西峽縣各鄉鎮中藥材辦主任、仲景藥材基地技術員及中藥材種植戶共50余人參加了培訓。培訓會上,劉玉霞副研究員、黃紹敏研究員、仲景藥業技術總監李俊科分別從“中藥材品質提升與鄉村振興”“部分中藥材栽培中的土肥管理”及“中藥材GAP”幾個方面對參會人員進行了講解。學員們表示在今后的中藥材生產過程中,一定按照新版中藥材GAP的要求,在基地選擇、種子種苗應用、種植過程、采收加工、包裝運輸等方面,特別是在化肥、農藥使用方面不使用違規違禁化肥、農藥,適時采收、加工等,為市場提供優質原材料,達到企業增效、政府增稅、農戶增收的目的,促進中藥材產業可持續發展。(秦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