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首席評論員 溫獻偉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2021年分崗位等級企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數據。從中位數來看,技術類崗位方面,初級職稱6.36萬元/年,中級職稱8.06萬元/年,高級職稱10.84萬元/年;技能類崗位方面,初級技能5.35萬元/年、中級技能6.6萬元/年、高級技能及以上7.79萬元/年。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大力倡導科技報國的今天,廣大技術工人的一線付出可以說是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技術工人隊伍建設,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提升技能人才薪酬水平,引導企業建立健全體現技能價值激勵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企業藍領身份和社會地位不斷提高,逐步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骨干力量。
因此,政府部門公布工資價位數據,無疑具有很好的正面激勵作用。其不僅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技術工人隊伍,快速成長為高級藍領,也有利于進一步培育大國工匠精神,讓“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工作熱情蔚然成風,讓“比學趕超”的競爭意識形成良性循環。
據報道,當前,在全國7.5億就業人員中,技能勞動者超過兩億人,高技能人才達5800萬人。這意味著,我們在為廣大技能人才的個人成長、發展空間方面感到欣喜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意識到,技能勞動者的基數和總量尚顯不足。在一些地方和某些行業,還普遍存在技能人才待遇不高、崗位吸引力不強的問題。這需要我們必須進一步優化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機制,提升技術工人的身份地位、社會認可度。通過不斷提高待遇水平這一重要杠桿,促進高級藍領成為青年群體心存渴望的熱門職業,以此營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社會氛圍。
一項數據顯示,很多高密度行業的高級藍領的工資,早已超出普通白領的工資,乃至是白領工資的好幾倍。應該說,這是時代和社會的一大進步。因此,在“能者多得”愈發成為社會和廣大企業高度共識的今天,讓優厚的工資待遇向企業一線的骨干技術人才傾斜,持續優化技術工人隊伍的績效考核機制,進一步為中國制造業的創新發展夯實基礎,這是我們應該繼續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