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第一場寒潮來得有點快,各國天然氣庫存又將備受考驗。
(相關資料圖)
據媒體報道,天氣預報顯示,“北極寒潮將于下周席卷西歐,這將是對人們今年冬季是否愿意推遲供暖,以節約能源和減輕家庭預算的第一個考驗。”
歐盟天然氣儲量是否足夠,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該地區今年冬季的氣溫。
而天氣預報員Maxar WeatherDesk表示,下周倫敦的氣溫將比平均水平低5攝氏度,9月27日夜間最低可達6.5攝氏度。28日,德國法蘭克福的氣溫將比正常水平低3.5攝氏度,而法國和西班牙的氣溫將比季節性標準低3—4度。
英國氣象局表示:
“下周初,隨著一股北極空氣向南涌動,天氣將變得更加寒冷,而強勁的北風將加劇寒冷的感覺。”
德國、法國和西班牙已經批準了節能措施,以減少對天然氣的需求,歐盟整體已經在10月1日之前完成了80%的儲氣目標(目前為86.9%)。
根據能源研究公司Aurora Energy Research的數據,今年冬天,100%的天然氣存儲可以維持歐盟國家至少三個月的用量,意味著基本可以幫助歐盟國家度過這個冬天。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擁有歐盟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儲備量,可供使用天數約為80-90天。
但是,分析人士認為,由于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適得其反,加之俄羅斯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關閉通往歐洲的“北溪-1”管道,加劇了地區天然氣供應的緊張,因此歐洲天然氣庫存是否充足,取決于今年冬季氣溫是否相對溫和,如果天氣太冷,需求可能會飆升,庫存的使用速度將更快,從而會推高天然氣價格。
歐盟的供暖季要到10月上半月才開始。而根據英國國家電網公司(National Grid Plc)的最新數據,英國清晨的燃料需求已經在增加。
分析人士稱,歐洲國家需要繼續減少天然氣需求,在寒冬到來之前,采取更大的節能措施,如果不這樣,或將面臨一個非常黯淡且代價昂貴的冬天。
同時,人們可能會認為,歐洲人仍希望今年冬天全球變暖能夠阻止天然氣庫存的快速減少,盡管嚴重的能源危機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
但寒冬可能不止一個。
編輯/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