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經濟報 首席評論員 溫獻偉
近日,安徽省黃山市市場監管局依據有關規定,對黃山栢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栢景國際大酒店“月餅禮盒搭售其他商品”的銷售行為進行了行政指導,責令其改正違反規定的銷售行為。
今年中秋佳節,我們迎來了史上最嚴的月餅生產銷售監管規定。新規不僅在包裝上限定層數,銷售上設定價格上限,還在產品內容上加以明確規定:“經營者銷售盒裝月餅,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也不得以禮盒等形式將月餅同其他產品混合銷售。”
新規之下,縱觀今年月餅市場,可以說不少經營者都在身體力行地遵守規定,月餅市場由此勁吹綠色簡約之風。然而,清流之中,亦有雜質。個別月餅經營者面對新規,卻是陽奉陰違,大搞暗箱操作。黃山這起事件便是典型之一。其實,類似這樣玩貓膩的“翻版”手法之前也曾存在——譬如,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了“月餅禮盒沒有月餅”的情況,禮盒之中放入的是其他禮品。還有,某些經營者雖然明碼標價低于500元,但在真正購買時,消費者卻往往被告知,還需要外加幾百元的其他費用。
無論是瞞天過海,還是李代桃僵,抑或暗度陳倉,盡管手法不一,實質上都是在迎合畸變的市場需求,公然在和月餅新規叫板。其背后,也是某些月餅經營者眼中的“違規利益”在作祟。故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強監管力度,開展市場巡查,并充分發揮媒體和消費者的監督員作用,發現一起,嚴厲查處一起,讓這些膽敢露頭、冒頭、出頭者付出應有的代價。
與此同時,也奉勸某些還在熱衷玩套路的經營者,與其大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小聰明,不如“此心安處”地本分經營。這從小處說,可以避免自己觸碰“高壓線”,免受新規問責。而從大處講,以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奉獻一己之力,讓月餅唱好節日“獨角戲”,營造最本真、最醇濃的節日氛圍,從而在引領時代新風尚之中展現企業擔當和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