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記者從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我省旅游行業全面動了起來,假期(8天)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萬人次,與2019年國慶假期(7天)相比增長了9.09%,旅游收入360.71億元,與2019年國慶假期(7天)相比恢復了71.86%。
其中,全省A級景區共接待游客1391萬人,與2019年國慶假期(7天)相比恢復了90.40 %,營業總收入 7.2億元,與2019年國慶假期(7天)相比恢復了89.2%。全省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進館及參與活動人數401.12萬人次。
假期期間,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門堅持把文旅經營場所疫情防控放在首位。重點督促旅游景區、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定時對票務中心、洗手間、索道站等公共區域進行衛生無死角消殺,全面實施健康碼、測體溫、戴口罩、一米線等措施。多個景區通過智慧旅游平臺,引導A級旅游景區完善門票預約服務制度,推動“限量、預約、錯峰”常態化,全省100家重點景區全部部署分時預約系統,并接入省智慧旅游開放平臺。此外,我省嚴格執行A級景區接待游客量不超過景區最大承載量75%、劇院等演出場所觀眾不超過演出場所座位數75%的規定。限制售票大廳購票游客人數,防止游客在售票大廳聚集。
雙節并至,全省旅游市場一掃疫情帶來的陰霾,出現了全面恢復的好勢頭。節前,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財政廳聯合制訂了《河南省旅游市場恢復發展獎勵辦法》,對旅游市場恢復良好的縣(市、區)進行獎勵,鼓勵各市、縣出臺優惠政策,撬動景區、旅行社等市場主體通過門票優惠、組織專列、包機等形式拉動旅游市場。
全省各地根據自身特點,組織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豐富假日市場需求。全省舉辦的較大規模文化旅游活動近600個,農民豐收節、登山節、紅葉節、美食節、采摘節、紅色電影節、電音節、漢服節、雜技表演、舞獅等傳統民俗文化展演、攝影展、書法展、詩詞大會、農特產品展銷會等,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與。
假日期間,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共接待游客38萬人次,比去年假期人數增長515%,營收8900萬元,比去年假期增長635%。黃帝千古情演藝節目每天演出8場,每場觀眾2000多人。鄭州建業電影小鎮每天上演49個演出節目,共吸引游客21.65萬人次,比去年假期增長23%。
我省鄉村旅游持續升溫。全省鄉村游人數占全部游客的75%以上。鄉村游產品不再局限于住農家樂、吃農家菜,全省各地開發了更多富有文化的鄉村游產品。其中,林州市“大美林州鄉村旅游全攻略”推出的渠畔鄉村游、菊鄉賞花游等鄉村旅游線路,引來大批游客。信陽新縣阮灣體育小鎮、九女潭登山步道、武占嶺度假區等戶外體驗基地游客絡繹不絕。欒川縣重渡溝景區舉辦的“欒川味道”農家菜系列美食品鑒會吸引了大批游客品鑒。盧氏縣多個鄉村紛紛開展的“迎雙節·話脫貧”拔河比賽、串煙葉比賽等趣味性運動會。南陽市“走進美麗鄉村”大型自駕活動,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參與體驗。
全省近600家民宿成為游客休閑度假的重要選擇,濟源的小有洞天、焦作的云上的院子、淇縣的靈泉妙境等精品民宿一房難求,大別山露營公園、老家寒舍、水塝院子、木槿山崗等網紅民宿在節前兩周預訂一空。
今年國慶假期,我省夜間旅游倍受歡迎。各地通過夜景、夜食、夜秀、夜游、夜購、夜娛、夜宿進一步創新夜間經濟發展形態,聚人氣、引客流。濟源王屋老街“山海幻境”夜游項目持續上演,單日游客量突破1.5萬人次。櫻桃溝景區 “豫見•櫻桃溝” 夜游項目假日累計接待游客18.55萬人,比去年假期增長16.16%,實現旅游收入918.2萬元,比去年假期增長14.99%。(記者 肖萌/文)